- A.IP
- B.IPX
- C.ARP
- D.RARP
- E.UDP
- F.ICMP
- A.ISDNBRI
- B.ISDNPRI
- C.X.25
- D.拨号接口
- E.以太网接口
- F.以太网子接口
- G.虚拟接口模版
- A.点到点的子接口
- B.点到多点,部分连通
- C.点到多点,全连通
- A.目的地址:用来标识IP包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 B.网络掩码: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将目的地址和网络掩码“逻辑或”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
- C.输出接口:说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 D.下一跳IP地址:说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
- A.PCA可以ping通PCB
- B.PCA不可以ping通PCB
- C.RouterA可以ping通RouterB
- D.RouterA不可以ping通RouterB
- A.OSPF
- B.RIP
- C.IGRP
- D.EIGRP
- E.IS-IS
- A.缓存技术
- B.源抑制技术
- C.端口速率自协商机制
- D.窗口机制
- A.速率:9600bps
- B.数据位:8位
- C.奇偶校验位:无
- D.停止位:1位
- E.流控:软件
- A.提供对物理层的控制,完成对数据流检错、纠错、同步等措施
- B.检查网络拓扑,确定报文传输的最佳路由,实现数据转发
- C.为两台主机间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通讯
- D.提供分组路由、避免拥塞等措施
- A.路由中毒是指当路由器从相邻路由器那里收到一条路由时,立即将此路由以不可达发送相邻路由器
- B.当某一路由信息的Metric值变为不可达之后,此路由会以不可达发送一次,然后立即将此路由删除
- C.水平分割是指从某个接口收到的路由信息不能再从这个接口发送出去
- D.触发更新可以加快路由在整个网络中的传播
- A.SAP允许提供各种服务节点,诸如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NetWare访问服务器和远距控制台服务器等,并广播他们的服务类型和地址,以方便客户访问它们
- B.通过SAP,路由器创建和维护了整个网络上所有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信息,通常称为服务信息表
- C.SAP的更新消息缺省每隔60秒向相邻路由器广播一次,并且SAP也是用老化、水平分割等机制来维护服务信息
- D.SAP属于网络层协议
- A.在终端设备之间传送比特流
- B.建立、维护虚电路,进行差错检验和流量控制
- C.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等特性
- D.进行最佳路由选择
- A.子网路由
- B.直连路由
- C.缺省路由
- D.主机路由
- E.静态路由
- A.在RTA的本地局域网上的计算机可以访问在RTB本地局域网上的计算机
- B.在RTB的本地局域网上的计算机可以访问在RTA本地局域网上的计算机
- C.在RTA的本地局域网上的计算机不能访问在RTB本地局域网上的计算机
- D.在RTB的本地局域网上的计算机不能访问在RTA本地局域网上的计算机
- A.这时一个广播地址
- B.这是一个网络地址
- C.这是一个私有地址
- D.地址在192.168.19.0网段上
- E.地址在192.168.16.0网段上
- F.这是一个公有地址
- 16
-
属于物理层的设备()
- A.交换机
- B.路由器
- C.中继器
- D.集线器
- A.Storeand Forward方式不能检测出超短帧(<64字节)
- B.Cut-through方式交换时,交换机不对以太网帧进行过滤
- C.使用Cut-through方式,以太网帧将不会在交换机中作任何存储
- D.Storeand Forward方式交换时,交换机将对以太网帧进行逐个过滤
- A.提供对物理层的控制
- B.差错控制
- C.流量控制
- D.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
- A.100m
- B.550m
- C.2000m
- D.3000m
- A.骨干区域自身也必须连通的
- B.非骨干区域自身也必须连通的
- C.必须存在一个骨干区域(区域号为0)
- D.非骨干区域与骨干区域必须直接相连或逻辑上相连
- A.带宽
- B.时延
- C.跳数
- D.信道可信度
- E.信道占有率
- F.最大传输单元
- A.2
- B.23
- C.30
- D.32
- A.exit
- B.enable
- C.disable
- D.configure
- A.Show ip path
- B.Show ip route
- C.Show interface
- D.Show running-config
- E.Show ip rip
- A.外部主机202.38.0.50可以ping通任何内部主机
- B.内部主机10.10.10.5,可以任意访问外部网络资源
- C.内部任意主机都可以与外部任意主机建立tcp连接
- D.外部202.38.5.0/24网段主机可以与此内部网主机建立tcp连接
- E.外部202.38.0.0/24网段主机不可以与此内部网主机建立端口号大于1024的tcp连接
- A.描述地址范围最大的将优先考虑
- B.按照匹配顺序,匹配了第一条就不再检查下一个
- C.描述地址范围最小的将优先考虑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A.show ip ospf
- B.show ip error
- C.show ip ospf interface
- D.show ip ospf neighbor
- A.Quidway(config)#iproute 0.0.0.0 0.0.0.0 172.16.2.1
- B.Quidway(config)#iproute 0.0.0.0 255.255.255.255 172.16.2.1
- C.Quidway(config-if-s0)#iproute 0.0.0.0 0.0.0.0 172.16.2.1
- D.Quidway(config)#iprouter 0.0.0.0 0.0.0.0 172.16.2.1
- A.IEEE802.1
- B.IEEE802.2
- C.IEEE802.3
- D.IEEE802.5
- A.实现数据传输所需要的机械,接口,电气等属性
- B.实施流量监控,错误检测,链路管理,物理寻址
- C.检查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路由选择和报文转发
- D.提供应用软件的接口
- A.端口号
- B.硬件地址
- C.默认网关
- D.逻辑网络地址
- A.RipV1默认支持路由聚合,需要时可以关闭路由聚合功能
- B.华为Quidway系列路由器RipV2的实现可以关闭路由聚合功能
- C.RipV1不支持子网路由聚合到一个非自然子网路由
- D.RipV2支持子网路由聚合到一个非自然子网路由
- A.IP地址主机部分可以全1也可以全0
- B.IP地址网段部分可以全1也可以全0
- C.IP地址网段部分不可以全1也不可以全0
- D.IP地址可以全1也可以全0
- A.V.35
- B.X.21
- C.EIA/TIARS232
- D.EIA/TIARS422
- A.两者都是动态路由协议
- B.两者都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 C.两者都支持VLSM
- D.两者都使用IP协议报文来承载路由信息
- A.1812
- B.1813
- C.8080
- D.8081
- A.对数据分段
- B.提供逻辑地址
- C.提供流控功能及差错控制
- A.NT1到终端的接口
- B.电话线到NT1的接口
- C.交换机到用户板的接口
- A.IOS
- B.VOS
- C.VRP
- D.NOS
- A.拥有最小MAC地址的网桥
- B.拥有最大MAC地址的网桥
- C.端口优先级数值最高的网桥
- D.端口优先级数值最低的网桥
- 41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桥能隔离网络层广播
- B.中继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 C.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
- D.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A.backup interface 1 10; backup interface 2 20
- B.backup interface serial 1 10; backup interface serial 2 20
- C.backup interface 1 priority 10; backup interface 2 priority 20
- D.backup interface serial 1 priority 10; backup interface serial 2 priority 20
- A.64000bps
- B.115200bps
- C.2048000bps
- D.4096000bps
- 44
-
使能DDR的命令是()
- A.dialer-list
- B.access-list
- C.dialer-group
- D.dialerin-band
- A.show ipx route
- B.show ipx interface
- C.show ipx servers
- D.show ipx traffic
- A.拒绝
- B.允许
- C.必须配置
- 47
-
TELNET工作于()
- A.网络层
- B.传输层
- C.会话层
- D.表示层
- E.应用层
- A.丢掉该分组
- B.转发该分组
- C.将该分组分片
- D.以上答案均不对
- A.A类
- B.B类
- C.E类
- D.以上都不是
- A.局域网
- B.广域网
- C.Internet
- D.基于主机架构的低速串行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