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Origin
- B.Nexthop
- C.Local-Preference
- D.MED
- A.BGP/MPLSIPVPN使用32位的BGP扩展团体属性-VPNTarget(也称为RouteTarget)来控制VPN路由信息的发布
- B.Export Target:本地PE在把从与自己直接相连的site学到的VPN-IPv4路由发布给其它PE前,为这些路由设置ExportTarget属性,并作为BGP的扩展团体属性随路由发布
- C.Import Target:PE收到其它PE发布的VPN-IPv4路由时,检查其ExportTarget属性,只有当此属性与PE上某个VPN实例的ImportTarget匹配时,才把路由加入到相应的VPN路由表中
- D.VPN Target同样适用于同一PE上不同VPN之间的路由发布控制。即,同一PE上的不同VPN之间可以设置相同的VPNTarget来实现路由的互相引入
- A.私网报文在公网传递过程中,私网标签保持不变
- B.私网报文在两个相邻AS之间传递时,带两层标签
- C.私网报文在公网传递过程中,最多可以带三层标签
- D.私网报文本地PE传递到远端PE的过程中,使用的都是BGPLSP隧道
- A.OSPF运行在IP层,ISIS运行于数据链路层
- B.对于ISIS,整个路由器属于多个区域,而OSPF中,整个路由器仅仅属于一个区域
- C.ISIS中DIS的选举比较简单,是可以预知的,抢占式的;OSPF中,DR的选举是不可预知的,非抢占的
- D.OSPF支持P2P/P2MP/NBMA/广播网,IS-IS仅支持P2P和广播网
- A.查看ISIS进程配置是否配置network-entity,若没有配置,ISIS进程处于非运行状态
- B.查看接口状态是否为UP,只有UP的接口才能收发报文
- C.检查链路是否良好,比如使用ping命令
- D.若接口状态为UP,可以通过打开debug功能查看hello报文是否正常收发和处理来定位
- A.RouterID冲突
- B.AreaID不匹配
- C.网络掩码不匹配
- D.认证类型和认证密码不一致
- A.QinQ配置后对客户侧交换机是可见的
- B.报文带着两层Tag穿越服务商的骨干网络
- C.将用户私网VLANTag封装在公网VLANTag中
- D.客户数据离开Tunnel端口,外层标签会被剥离掉,剩下内层客户VLAN标签
- A.Router LSA(Type=1)只在区域内传递,其它区域中不会出现非本区域的RouterLSA
- B.Netwrok LSA(Type=2)只在其内容所描述的网段内传递,其它网段中不会出现非本网段的NetwrokLSA
- C.Network Summary LSA(Type=3)只在相关区域内传播,相关区域是指生成该LSA的ABR(区域边界路由器)所属的所有区域
- D.E:ASExternal LSA(Type=5)在整个自治系统内传播,STUB区域除外
- A.TTL
- B.标识字段(Identification)
- C.标志字段(MF、DF字段)
- D.片偏移
- A.邻居邻接关系建立起来或down掉
- B.运行IS-IS的接口up/down
- C.引入的IP路由发生了变化
- D.运行IS-IS的接口被赋予了新的IS-ISmetric
- A.对符合流量规格的报文继续进行转发处理
- B.对不符合流量规格的报文直接丢弃
- C.对符合部分流量规格的报文进行降级处理,如标记为更低一级的优先级后再进行转发
- D.流量监管可实现对所监管的流量再进行分类,进入下一级的的监管
- A.是由所有的L2路由器(含L1/L2)组成的
- B.可以不连续
- C.用于区域间路由
- D.用区域area0标识
- A.VPN报文转发采用两层标签方式
- B.第一层(外层)标签在骨干网内部进行交换,指示从PE到对端PE的一条LSP,VPN报文利用这层标签,可以沿LSP到达对端PE
- C.第二层(内层)标签在从对端PE到达CE时使用,指示报文应被送到哪个Site,或者到达哪一个CE。对端PE根据内层标签可以找到转发报文的接口
- D.内层标签由LDP协议分发给LSR
- A.A与B用户划到同一个VLAN
- B.C用户划到与AB不同的另一个VLAN
- C.A,B用户主机地址必须在同一网段
- D.交换机上配置两个VLAN虚接口,并配置IP地址,该地址作为用户的默认网关
- A.路由协议对网络的可扩展性的支持
- B.路由协议的成熟度,各厂商的支持程度
- C.协议报文的开销
- D.收敛速度和是否会产生路由环路
- A.直接路由
- B.IGP发现的路由
- C.对等体告知的路由
- D.静态路由
- A.255.255.255.248
- B.255.255.255.240
- C.255.255.255.224
- D.255.255.255.192
- 30
-
在BGP/MPLSVPN网络中,当VPN用户不能互访时,首先从()进行故障定位,包括公网路由和私网路由是否建立、ospfpeer状态、bgppeer状态,LDPsession、lsp路径等信息。
- A.监控平面
- B.控制平面
- C.数据平面
- D.以上任选一个平面
- A.冲突域
- B.广播域
- C.管理域
- D.自治域
- A.BGP不会接受AS-Path属性中包含本ASNumber的路由
- B.Nexthop是BGP路由的一种公认必遵属性
- C.BGP路由用AS-Path属性记录在传输的路径中所经历的AS的列表,在选路规则中AS-Path短的路由优先
- D.BGP选路规则中,MED值低的路由优先
- A.Route-refresh
- B.Open
- C.Keepalive
- D.Update
- A.Type-2LSA
- B.Type-3LSA
- C.Type-5LSA
- D.Type-7LSA
- A.Master定期发送VRRP报文,如果Backup长时间没有收到报文,则将自己状态改为Master
- B.Backup定期发送VRRP报文,如果Master收到Backup来的报文,比较优先级,确定是否将自己状态设定为Master或者Backup
- C.若有多台Backup,则根据发送的VRRP报文,选举优先级最大成为新的Master
- D.在备份容错协议中,还有一种HSRP协议,此协议除了报文结构和VRRP不一样外,类的报文交互方式等全部都是一致的
- A.OptionA
- B.OptionB
- C.OptionC
- D.HoVPN
- A.确保该BypassCR-LSP不会经过它所保护的链路或节点,否则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 B.FRR不支持多点故障。即,如果发生了FRR切换,数据从主CR-LSP切换到BypassCR-LSP期间,一旦BypassCR-LSP在此期间出现故障,被保护的数据将出现流量中断,FRR功能失效
- C.FRR的Bypass隧道需要预先建立,这需要占用额外的带宽。在网络带宽余量不多的情况下,只能对关键的链路或节点进行FRR保护
- D.在RSVPGR期间,TEFRR将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 A.10
- B.20
- C.30
- D.40
- A.流量监管会引入额外的延迟,流量整形几乎不引入额外的延迟
- B.流量监管几乎不引入额外的延迟,流量整形会引入额外的延迟
- C.流量监管和流量整形使用令牌桶控制流量
- D.流量监管和流量整形都能对流量及其资源分配起调控作用
- A.矢量距离算法是靠传递路由信息来实现的
- B.矢量距离算法不会产生路由环路问题
- C.使用矢量距离算法的协议只从自己的邻居获得信息
- D.路由信息的矢量表示法是(目标网络,metric)
- A.Idle
- B.Connect
- C.Active
- D.OpenSent
- A.VRRP
- B.Proxy ARP
- C.Gratuitous ARP
- D.ARP
- A.整个报文传输的路径
- B.下一跳地址
- C.网络拓扑结构
- D.以上说法均不对
- A.Local-preference;
- B.MED;
- C.Origin;
- D.Community;
- A.172.16.0.0/24
- B.172.16.100.0/20
- C.172.16.106.0/20
- D.172.16.9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