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30. 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施行的评价被称为 ( )

  • A.总结性评价
  • B.目标本位评价
  • C.内在评价
  • D.形成性评价
10

29. 一些评价专家认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是 ( )

  • A.行为模式
  • B.目标达成模式
  • C.回应模式
  • D.差别模式
11

28. 下列属于情境教学基本特征的是 ( )

  • A.学习者中心
  • B.情境中心
  • C.问题中心
  • D.以上都是
12

27.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 )

  • A.促进者
  • B.指导者
  • C.先知者
  • D.管理者
13

26.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克拉夫基和 ( )

  • A.施滕策尔
  • B.洛扎诺夫
  • C.博莱
  • D.瓦根舍因
14

23. 提出著名的“教育即生长”命题的教育家是 ( )

  • A.卢梭
  • B.杜威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
15

25.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 )

  • A.施瓦布
  • B.拉特克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
16

24.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 )

  • A.认知弹性理论
  • B.发展性教学理论
  • C.最近发展区
  • D.经验教学理论
17

21.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包括教学对话和 ( )

  • A.教学示范
  • B.教学展示
  • C.自主学习
  • D.课堂讨论
18

22. 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是 ( )

  • A.《课程》
  • B.《大教学论》
  • C.《爱弥儿》
  •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9

19.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 ( )

  • A.理论探究的成果
  • B.专家学者的建议
  • C.学生的兴趣
  • D.学科的发展
21

18. 下列不属于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的是 ( )

  • A.教育目标具有普遍性
  • B.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 C.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
  • D.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3

17. 奥苏伯尔的学习观中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 ( )

  • A.知识的认知过程
  • B.知识的同化过程
  • C.知识的探究过程
  • D.知识的运用过程
24

15. 下列属于泰勒评价理念特点的是 ( )

  • A.注重“纸笔测验”
  • B.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
  • C.注重质性评价
  • D.用传统的测验观代替评价观
25

14. 泰勒认为,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包括 ( )

  • A.连续性、结构性、整合性
  • B.结构性、序列性、整合性
  • C.序列性、结构性、整合性
  • D.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
28

11. “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当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体现了 ( )

  • A.精英主义的教育民主
  • B.大众主义的教育民主
  • C.义务教育的教育民主
  • D.特殊教育的教育民主
31

6. 首次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 )

  • A.夸美纽斯
  • B.卢梭
  • C.裴斯泰洛齐
  • D.赫尔巴特
32

7.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 ( )

  • A.惠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 B.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 C.坦纳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 D.塔巴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33

8. 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是 ( )

  • A.提问
  • B.课外活动
  • C.游戏
  • D.课堂
34

5. 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 A.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 B.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 C.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 D.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35

4. 在浪漫自然主义经验理论中,与“经验课程”相应的教学是 ( )

  • A.有意义教学
  • B.机械教学
  • C.发现教学
  • D.合科教学
36

2. 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平等参与和民主交往的过程的教学方法是 ( )

  • A.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 B.提示型教学方法
  • C.案例探究教学方法
  • D.自主型教学方法
37

1. 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 ( )

  • A.目标的精确性、全面性、具体性
  • B.目标的具体性、精确性、可操作性
  • C.目标的可操作性、精确性、全员性
  • D.目标的精确性、可操作性、全面性
38

3.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

  • A.培养高尚的人
  • B.培养善的意志
  • C.培养自然人
  • D.培养个体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