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2017年10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6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通过提供恰当的概念框架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意义的教学模式是()

  • A.情境教学
  • B.认知弹性教学
  • C.支架式教学
  • D.随机访问教学
10

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理解的课程研究取向是()

  • A.课程开发范式
  • B.课程理解范式
  • C.量的研究范式
  • D.质的研究范式
11

课程改革中,基于“人是主体”和“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确立起的教育观是()

  • A.多元主义教育观
  • B.科学主义教育观
  • C.主体教育观
  • D.大众教育观
12

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这类观点属于()

  • A.激进建构主义
  • B.温和建构主义
  • C.个人建构主义
  • D.社会建构主义
13

以下关于第四代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个“描述”的方法
  • B.这种评价模式和其他评价模式是相互排斥的
  • C.这种评价模式提出的评价方法和流程,能否在实际中收到理想成效,仍有符检验
  • D.这种评价的效果如何,关键看技术人员对于评价过程的熟悉程度
14

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是()

  • A.目标本位评价
  • B.内部人员评价
  • C.效果评价
  • D.内在评价
17

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一阶段是()

  • A.课程采用
  • B.课程实施
  • C.课程计划
  • D.课程评价
19

将课程知识视为一种“人格的建构”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 A.忠实取向
  • B.实践取向
  • C.相互适应取向
  • D.创生取向
21

下列关于“凯勒计划”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学生的学习速度由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要求而决定
  • B.教师讲课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
  • C.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教材
  • D.所安排的学生助理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教师拿一些教学仪器设备
24

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 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 D.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关系
25

“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 A.生成性目标
  • B.普遍性目标
  • C.行为目标
  • D.表现性目标
27

“学科中心课程”将课程开发的基点定位为()

  • A.学科知识
  • B.社会生活
  • C.儿童经验
  • D.书本知识
28

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是()

  • A.内在驱力
  • B.认知驱力
  • C.附属驱力
  • D.自我提高驱力
29

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中,将“教师”代之为()

  • A.“适应者”
  • B.“促进者”
  • C.“主导者”
  • D.“领导者”
32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

  • A.唐朝
  • B.明朝
  • C.清朝
  • D.民国
34

被认为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是()

  • A.《爱弥儿》
  • B.《窗边的小豆豆》
  • C.《夏洛的网》
  • D.《教育漫话》
35

从本质上看,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 A.技术兴趣
  • B.解放兴趣
  • C.实践兴趣
  • D.价值兴趣
36

博比特提出的课程开发方法是()

  • A.活动分析法
  • B.事件分析法
  • C.职业分析法
  • D.目标分析法
37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D.《学记》
38

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是()

  • A.博比特
  • B.查特斯
  • C.泰勒
  • D.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