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教师中心论
- B.儿童中心论
- C.教师主导论
- D.儿童主体论
- A.因时施教
- B.个别教学
- C.因材施教
- D.教学相长
- A.爱岗敬业
- B.廉洁从教
- C.团结协作
- D.热爱学生
- A.孟子
- B.荀子
- C.孔子
- D.董仲舒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C.《关于开展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意见》
- D.《关于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 A.自愿性
- B.多样性
- C.广泛性
- D.自主性
- A.目的性
- B.计划性
- C.组织性
- D.连续性
- A.课程标准
- B.课程计划
- C.教学大纲
- D.教育目标
- A.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 B.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 C.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
- 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A.布鲁纳
- B.怀特海
- C.杜威
- D.克伯屈
- A.激励性
- B.评价性
- C.协调作用
- D.方向性
- A.蒙养院
- B.幼稚园
- C.幼儿园
- D.托儿所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均衡性
- D.互补性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文化
- 23
-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 B.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 C.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 D.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 A.5%
- B.8%
- C.10%
- D.12%
- A.可以因材施教
- B.便于普及教育
- C.教学效率高
- D.便于管理
- A.17世纪初
- B.18世纪初
- C.19世纪初
- D.19世纪末
- A.16世纪
- B.17世纪
- C.18世纪
- D.19世纪
- A.《大学》
- B.《中庸》
- C.《学记》
- D.《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