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通识性知识
- B.本体性知识
- C.实践性知识
- D.条件性知识
- A.课外活动
- B.教学
- C.社会实践
- D.咨询与辅导
- A.为人师表
- B.教育权
- C.参与权
- D.报酬权
- A.1993年
- B.1985年
- C.1986年
- D.1992年
- A.10分钟
- B.5分钟
- C.15分钟
- D.12分钟
- A.引导学生主动顺应、接受同化
- B.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 C.教人接受与服从
- D.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 A.演绎式与归纳式
- B.预设式与生成式
- C.接受式与发现式
- D.启发式与注入式
- A.《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
- B.《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D.《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A.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导去获取直接经验
- B.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
- C.以教师的主导去探究人类的文化知识精髓,传授给学生
- D.强调过程性评价
- A.纵向类型
- B.横向类型
- C.交叉类型
- D.综合类型
- A.孔德
- B.卢梭
- C.洛克
- D.福禄贝尔
- A.内发论
- B.外铄论
- C.差距论
- D.综合论
- A.培根
- B.舒尔茨
- C.亚当?斯密
- D.凯恩斯
- A.孟德斯鸠
- B.爱尔维修
- C.伏尔泰
- D.卢梭
- A.亚里士多德
- B.柏拉图
- C.昆体良
- D.苏格拉底
- 24
-
狭义的教育可以理解为()
- A.家庭教育
- B.社会教育
- C.学校教育
- D.自然教育
- A.儿童之间的认知冲突
- B.儿童的能力构建
- C.儿童对知识的渴望
- D.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
- A.美国
- B.日本
- C.法国
- D.德国
- A.《雄辩术原理》
- B.《大教学论》
- C.《教育漫话》
- D.《理想国》
- A.《中庸》
- B.《大学》
- C.《论语》
- D.《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