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服务贸易自由化
- 8
-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 9
-
专有技术
- 10
-
汇率
- 11
-
外贸立法管理手段
- A.《基础电信协议》
- B.《金融服务协议》
- C.《信息技术协议》
- D.《增值电信协议》
- E.《国际民用航空器协议》
- A.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 B.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措施
- C.欧盟对中国单方面配额限制问题
- D.欧盟日益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 E.欧盟新普惠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 A.规范信息服务,加强技术援助
- B.针对大企业和小企业采取不同鼓励措施
- C.加强对外投资的区域导向
- D.建立健全投资促进机构
- E.促进资本内、外流并举
- A.快速提高技术水平
- B.节约技术开发经费
- C.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 D.扩大出口,提升出口商品结构
- E.加速人力资源积累
- A.规范功能
- B.调节功能
- C.控制功能
- D.核算功能
- E.监督功能
- A.扩大对外开放
- B.发展对外贸易
- C.维护对外贸易秩序
- D.保证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 E.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18
-
海关的基本职能有()
- A.进出关境监管
- B.查辑走私
- C.征收关税
- D.编制海关统计
- E.制订商品进出口管理政策
- A.开放杭州、南京、沈阳
- B.开放内地
- C.开放陆地边境市、镇
- D.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
- E.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对内开放
- A.加强技术贸易法律体系建设
- B.加强技术贸易措施体系建设
- C.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 D.加强信息技术在外贸领域的推广应用
- E.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
- A.建立统一市场
- B.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 C.依法行政
- D.清理、修订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 E.运用世贸组织争端机制,争取公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 A.逆差状态
- B.顺差状态
- C.贸易平衡
- D.进出口波动剧烈的状态
- A.2001年
- B.2002年
- C.2003年
- D.2004年
- A.产业结构的调整
- B.国际货物贸易量的增加
- C.新科技革命
- D.经济全球化
- A.国际运输
- B.旅游
- C.金融
- D.餐饮
- A.硬件为主
- B.软件为主
- C.软件、硬件并重
- D.只进口硬件,不进口软件
- A.国有企业
- B.民营企业
- C.集体企业
- D.外资企业
- A.资金
- B.运输工具
- C.集装箱
- D.现金
- A.1997年
- B.1998年
- C.1999年
- D.2000年
- A.出口引致效应
- B.出口替代效应
- C.反向进口效应
- D.进口转移效应
- A.自愿检验
- B.公证鉴定
- C.申报检验
- D.抽查检验
- A.全面保护政策
- B.有区别的保护政策
- C.开放与保护相结合政策
- D.全面开放政策
- A.烟、酒及酒精
- B.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 C.小汽车
- D.日光灯
- A.公有制
- B.价格的“双轨制”
- C.外资与内资并存
- D.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 A.货物贸易
- B.技术贸易
- C.服务贸易
- D.投资壁垒
- A.《海关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对外贸易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A.外贸经营权审批制
- B.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 C.自营进出口自动登记制度
- D.外贸代理制
- 38
-
科技兴贸的导向是()
- A.科技
- B.市场
- C.企业
- D.政府
- A.韩国
- B.日本
- C.东盟
- D.美国
- A.经济特区
- B.内地
- C.沿海经济开放区
- D.沿海开放城市
- A.“事后检验”
- B.“事先控制”
- C.“全面质量观”
- D.“科技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