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24. 票据贴现
- 10
-
25. 债券的信用评级
- 11
-
22. 外部时滞
- 12
-
23. 银行券
- A.汇兑结算
- B.托收结算
- C.信用证结算
- D.银行卡结算
- E.票据结算
- 14
-
21. 全额包销
- A.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B.股份制商业银行
- C.农村商业银行
- D.城市商业银行
- E.外资商业银行
- A.增加工资
- B.出口的增长
- C.进口的减少
- D.税率的提高
- E.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
- A.恢复原状
- B.修理
- C.支付现金
- D.重置
- E.以上都对
- A.正常贷款
- B.关注贷款
- C.次级贷款
- D.可疑贷款
- A.各类商品价格总额
- B.物价水平
- C.货币流通速度
- D.各类商品交易总量
- E.商品流通速度
- A.180万元
- B.200万元
- C.220万元
- D.无法衡量
- A.资会信托
- B.动产信托
- C.有价证券信托
- D.不动产信托
- A.《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执行办法》的颁布
- B.《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
- C.《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试行)》的颁布
- D.《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颁布
- A.并购部门
- B.投资咨询服务部门
- C.管理咨询部门
- D.风险资本部
- A.利率期货
- B.股价期货
- C.股票期货
- D.外汇期货
- A.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 B.纽约期权交易所
- C.伦敦期权交易所
- D.上海期权交易所
- A.每天
- B.每月
- C.每季
- D.每年
- 27
-
7. 金融期货、期权属于
- A.传统的金融工具
- B.一般的金融工具
- C.衍生的金融工具
- D.新型的金融工具
- A.活期存款
- B.支票存款
- C.电话转账
- D.定期存款
- A.银行风险资产的10%
- B.银行风险资产的8%
- C.银行风险资产的6%
- D.银行风险资产的4%
- A.创造流动性
- B.增加安全性
- C.补偿损失
- D.增加盈利
- A.商业性贷款理论
- B.资产转移理论
- C.预期收入理论
- D.负债转移理论
- A.1979年
- B.1981年
- C.1983年
- D.1986年
- A.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B.重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
- C.无法发挥金融体制的积极性
- D.不利于有效地组织资金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