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单选题专项练习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25. 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中,不良贷款包括( )

  • A.关注贷款、次级贷款
  • B.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 C.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
  • D.关注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2

23. 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被称为( )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B.货币乘数
  • C.流动性比率
  • D.资本充足率
3

24.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差额等于(  )  

  • A.商品和服务出口-商品和服务进口
  • B.贸易账户差额+收益账户差额
  • C.贸易账户差额+收益账户差额+经常转移账户差额
  • D.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
4

22.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属于我国货币层次中的( )

  • A.M<sub>0</sub>层次
  • B.M<sub>1</sub>层次
  • C.M<sub>2</sub>层次
  • D.L层次
5

21. 代理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 )

  • A.负债业务
  • B.资产业务
  • C.表外业务
  • D.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7

19. 通常来说,当某只股票的DIF线向上突破MACD平滑线时,则该股票呈现( )

  • A.买入信号
  • B.卖出信号
  • C.反转信号
  • D.波动信号
8

17. 发行市场的主要功能是

  • A.筹集资金
  • B.消除风险
  • C.提高金融资产的安全性
  • D.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10

16.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 )

  • A.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政策工具→最终目标
  • B.政策工具→中介指标→操作指标→最终目标
  • C.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最终目标
  • D.中介指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最终目标
11

13. 下列属于政策性保险业务的是

  • A.存款保险
  • B.人寿保险
  • C.健康保险
  • D.责任保险
12

14. 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交存中央银行的部分是( )

  • A.现金漏损
  • B.法定存款准备金
  • C.超额存款准备金
  • D.派生存款准备金
13

15. 强调永恒收入对货币需求影响的经济学者是

  • A.费雪
  • B.马歇尔
  • C.凯恩斯
  • D.弗里德曼
14

12. 对处于创业期和拓展期的新兴公司进行资金融通的业务属于投资银行的

  • A.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
  • B.并购业务
  • C.风险投资业务
  • D.资产管理业务
15

11. 从货币数量角度阐释汇率决定的理论是( )

  • A.国际借贷说
  • B.购买力平价理论
  • C.利率平价理论
  • D.货币分析说
16

10. 按照决定方式的不同可将利率划分为( )

  • A.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 B.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 C.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
  • D.存款利率与货款利率
17

8. 下列关于再贴现政策表述错误的是

  • A.具有告示效应
  • B.中央银行政策操作的主动性强
  • C.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 D.中央银行能够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18

9. 下列属于信用货币的是

  • A.商品货币
  • B.实物货币
  • C.金属货币
  • D.存款货币
19

6. 提出黄金非货币化的是

  • A.牙买加体系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C.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 D.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20

7. 必须提交债务人承兑方可生效的商业票据是

  • A.银行汇票
  • B.支票
  • C.商业本票
  • D.商业汇票
22

5.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 A.发展经济、稳定物价
  • B.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 C.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 D.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3

3. 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属于商业银行的

  • A.现金资产业务
  • B.贷款业务
  • C.结算业务
  • D.证券投资业务
24

1. 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内可按预先确定比例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的债券是

  • A.可赎回债券
  • B.带认股权证的债券
  • C.偿还基金债券
  • D.可转换债券
25

2. 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源于

  • A.商业银行安全运营的经营管理理念
  • B.商业银行投机获利的驱动
  • C.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 D.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