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30. 内部时滞
- 10
-
29. 派生存款
- 11
-
27. 价值尺度
- 12
-
28. 投资银行
- A.偿还性
- B.支付利息
- C.流动性
- D.让渡性
- E.收益性
- 14
-
26. 外汇
- A.期限不同
- B.份额限制不同
- C.投资运作不同
- D.交易对象不同
- E.变现方式不同
- A.名义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物价水平
- B.名义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物价水平
- C.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物价水平
- D.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物价水平
- E.物价水平=名义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
- A.人民币对美元
- B.人民币对港币
- C.人民币对欧元
- D.人民币对英镑
- E.人民币对日元
- A.手续简便
- B.债权分散,不易被少数大债权人控制
- C.可上市交易、流动性强
- D.筹集的资金量大
- E.发行成本低
- A.开发银行
- B.商业银行
- C.信托公司
- D.租赁公司
- A.商业银行
- B.中央银行
- C.投资银行
- D.政策性银行
- A.国家信用
- B.消费信用
- C.商业信用
- D.银行信用
- A.股票期权
- B.卖权
- C.期货期权
- D.外汇期权
- A.传统的金融工具
- B.衍生的金融工具
- C.一般的金融工具
- D.新型的金融工具
- A.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 B.中央银行的允许
- C.非现金结算广泛使用
- D.市场中始终存在贷款需求
- A.预期收入理论
- B.商业性贷款理论
- C.负债转移理论
- D.资产转移理论
- A.15~30天
- B.25~40天
- C.20~45天
- D.30~50天
- A.充分就业
- B.经济增长
- C.收支平衡
- D.稳定物价
- A.名义利率
- B.固定利率
- C.实际利率
- D.浮动利率
- A.政策目标
- B.政策工具
- C.操作指标
- D.增加预算
- A.流动陷阱
- B.投机动机
- C.预防动机
- D.交易动机
- A.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 B.对成员单位办理融资租赁
- C.从事同业拆借
- D.吸收社会公众存款
- A.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 B.对基金的需求
- C.对债券的需求
- D.对股票的需求
- A.使商业银行的借入资金成本降低
- B.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 C.减少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
- D.扩大企业的借贷需求
-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 B.转移与管理风险
- C.降低交易成本
- D.促进社会公平
- A.结构型通货膨胀
-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C.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D.隐蔽型通货膨胀
- A.边际效用价值论
- B.货币分析理论
- C.汇率与利率的关系
- D.国际接待理论
- A.价格具有高波动性
- B.具有高杠杆性和高风险性
- C.价值受制于基础性金融丁具
- D.构造复杂,设计灵活
- A.金本位制
- B.金银复本位制
- C.银本位制
- 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