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29. 短期金融市场
- 11
-
30. 衍生基金
- 12
-
27. 开放式基金的赎回
- 13
-
28. 保险中的道德风险
- A.主动性强
- B.灵活机动
- C.调控效果缓和
- D.对商业银行的强制影响较强
- E.干扰因素少
- 15
-
26. 公司型基金
- A.促进论
- B.促退论
- C.转型论
- D.成本论
- E.中性论
- A.发生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
- B.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贬值
- C.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
- D.通货膨胀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 E.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下降
- 18
-
23. 货币政策内容包括
- A.货币政策的目标
- B.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 C.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 D.货币政策工具
- E.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A.协调、配合地运用好各种工具,实现诸目标的统筹兼顾
- B.正确理解货币政策目标
- C.根据宏观经济的状况和需要,选好目标侧重点
- D.处理好财政和金融的关系
- E.处理好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关系
- A.利率期货
- B.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 C.外汇期货
- D.货币期货
- A.信用债券
- B.抵押债券
- C.企业债券
- D.可转换债券
- A.(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 B.(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 C.(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 D.(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 A.消费现象
- B.成本现象
- C.投资现象
- D.货币现象
- A.投资银行
- B.商业银行
- C.政策性银行
- D.中央银行
- A.普通准备金
- B.重估储备
- C.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
- D.公开储备
- A.支付手段
- B.流通手段
- C.价值尺度
- D.货币贮藏
- A.价值尺度职能
- B.流通手段职能
- C.贮藏手段职能
- D.支付手段职能
- A.单利和复利
- B.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 C.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 D.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
- A.充分就业
- B.国际收支平衡
- C.经济增长
- D.收入公平分配
- A.存款类资金来源
- B.非存款类资金来源
- C.中央银行的贴现借款
- D.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 A.商品价格理论
- B.劳动价格理论
- C.商品价值理论
- D.劳动价值理论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B.贴现率
- C.法定贷款准备金率
- D.公开市场业务
- A.外币支付凭证
- B.外币有价证券
- C.外币现钞
- D.其他外汇资产
- A.收入
- B.服务
- C.货物
- D.经常转移
- A.价格
- B.历史
- C.价值
- D.未来
- A.长期政府债券
- B.中期政府债券
- C.中长期政府债券
- D.短期政府债券
- 37
-
3. 资产转移理论产生于
- A.18世纪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C.21世纪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分散风险职能
- B.创造流动性职能
- C.补偿损失职能
- D.增加盈利职能
- A.私募发行
- B.公开发行
- C.定向发行
- D.私下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