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质量管理一试题及答案2009年7月(0015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对于具体的元件,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通常包括的信息有()。

  • A.故障模式
  • B.故障原因
  • C.故障影响
  • D.纠正措施
  • E.危害点评
14

利用散布图分析判断两个变量相关性的常用方法有()。

  • A.对照典型图例法
  • B.简单象限法
  • C.回归分析法
  • D.假设检验法
  • E.方差分析法
15

职位分析的程序主要包括的阶段有()。

  • A.准备阶段
  • B.调查阶段
  • C.实施阶段
  • D.检查阶段
  • E.分析处理阶段
16

标高分析活动的具体步骤有()。

  • A.确定实施标高分析活动的对象
  • B.明确自身的现状
  • C.确定谁是最佳者
  • D.明确标杆组织是怎样做的
  • E.确定并实施改进方案
17

决定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包括()。

  • A.顾客期望
  • B.顾客需要
  • C.顾客感知质量
  • D.顾客感知价值
  • E.顾客认识水平
18

认证的依据是()。

  • A.相关技术法规
  • B.管理体系
  • C.服务
  • D.质量
19

半导体产品的烤机试验,将产品暴露在高温下,来强制缺陷发生,这种可靠性试验属于()。

  • A.可靠性测定试验
  • B.可靠性鉴定试验
  • C.可靠性验收实验
  • D.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20

累积失效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

  • A.平均失效时间
  • B.平均失效间隔时间
  • C.失效率
  • D.可靠度
22

质量管理中最常用的随机变量的分布是()。

  • A.均匀分布
  • B.正态分布
  • C.二项分布
  • D.泊松分布
23

对照规范要求进行分析时,对于直方图出现能力不足型的情况,应采取的工序调整措施为()。

  • A.调整分布中心,使其与公差中心重合
  • B.减小标准偏差或放宽过严的公差范围
  • C.减小检验频次
  • D.维持现有控制和监督办法
25

在供应商关系的计划过程中,属于输入的信息是()。

  • A.统一的购买
  • B.建议的供应策略
  • C.供应商基数的缩减
  • D.占有成本数据
26

现代采购理念认为,采购活动是一种()。

  • A.战术性职能
  • B.战略性职能
  • C.特殊职能
  • D.一般职能
27

在绩效测量指标中,缺陷率、可靠性、反应速度、技术支持等属于()。

  • A.以顾客为中心指标
  • B.财务和市场指标
  • C.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指标
  • D.监管和社会责任指标
29

可能导致严重结果或者产品责任诉讼的缺陷是()。

  • A.严重缺陷
  • B.主要缺陷
  • C.一般缺陷
  • D.轻微缺陷
30

在新产品样机制成之后进行的评审属于()。

  • A.初期评审
  • B.中期评审
  • C.终期评审
  • D.事后评审
32

把顾客需要、新技术和过去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产品规范的活动过程,称为()。

  • A.设计过程
  • B.生产提供过程
  • C.支持过程
  • D.供应和合作过程
33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

  • A.人力资源
  • B.物力资源
  • C.财力资源
  • D.信息资源
35

下列选项属于对组织愿景进行陈述的是()。

  • A.“让人们快乐”
  • B.“创造世界一流大学”
  • C.“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
  • D.“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36

在组织社会责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

  • A.管理者通过利润最大化来提高股东的利益
  • B.管理者承认他们对员工的责任
  • C.管理者感受到他们对顾客和供应商负有责任
  • D.管理者感受到他们对社会整体负有责任
38

国际上最早设立的质量奖是()。

  • A.中国国家质量奖
  • B.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 C.欧洲质量奖
  • D.戴明奖
39

企业(组织)存在的价值是满足()。

  • A.社会的需要
  • B.顾客的需要
  • C.投资者的需要
  • D.职工就业的需要
41

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耐用品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属于()。

  • A.技术方面的特性
  • B.时间方面的特性
  • C.安全方面的特性
  • D.心理方面的特性
42

主要通过“事后把关”进行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阶段是()。

  • A.质量检验阶段
  •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D.ISO9000标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