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练习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A企业是某民营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服装生产企业,由于集团公司业务经营规模的扩大,2009年开始,集团总部决定将A企业交由公司聘请的总经理及其经营管理层全权负责经营管理,采购、生产和销售甚至财务全部由A企业全权负责,集团总部对A企业的日常经营事务将不再过问。这期间,集团总部既没有要求A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定期向集团公司汇报经营情况,也没有对A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做任何明确要求,只是非正式的承诺,如果企业盈利了,将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奖励,具体的奖励办法和奖励金额也没有明确。在这种管理状况下,经过两年的经营,到2011年底,问题就出现了。  

集团公司发现,A企业的生产管理非常混乱,账务不清楚,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用料错误、次品率高、员工生产纪律松散等现象,甚至出现个别业务员在采购中私拿回扣、收取委托加工费不入账等问题。同时,由于账务不清,集团总部与服装企业经营管理层之间对企业是否盈利也各执一词。总部认为这两年公司总部投入了几千万元而没有得到回报,属于A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A企业经营管理层则认为这两年企业已经减亏增盈了,总部决策者失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没有兑现其给予A企业经营管理层奖励的承诺。  

面对A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部决定将下放的经营管理权全部收回,重新由总部负责A企业的经营管理。于是,A企业管理层觉得大权旁落,总部对其不信任,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经营陷入困境。

问题:

31. 什么是集权与分权?

32.你认为A企业应如何走出管理困境?  

12

20. 直线制组织结构的特点有( )

  • A.上下信息传递迅速
  • B.容易形成多头领导
  • C.贯彻了统一指挥原则
  • D.下级直线主管除了接受上级直线主管的领导外,还必须接受上级各职能机构的领导和指示
  • E.适用于小型组织
14

19. 团队结构的特点有( )

  • A.有共同的目标
  • B.具有自主决策权
  • C.相互协作的群体
  • D.服务质量和效率高
  • E.组织稳定性较差
15

18. 下列因素中,对分权有促进作用的有( )

  • A.组织的规模大
  • B.政策的统一性
  • C.管理人员有较好的控制技术
  • D.政策的灵活性
  • E.缺乏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
16

17.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 )

  • A.外部环境
  • B.管理人员的素质
  • C.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
  • D.授权的程度
  • E.组织的稳定性
17

16. 群体决策的优点有( )

  • A.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汇总信息
  • B.能提供更多的备选方案
  • C.能作出更好的决策
  • D.耗费时间较少
  • E.遵从所有人的意志,确保每一个人都满意
19

14. 信息传递的速度最快,解决问题时效最高的沟通网络是( )

  • A.Y式沟通
  • B.全通道式沟通
  • C.环式沟通
  • D.链式沟通
20

13. 沟通形式不拘、速度快,容易及时了解到“内幕新闻”的沟通方式是( )

  • A.上行沟通
  • B.非正式沟通
  • C.下行沟通
  • D.横向沟通
21

11. 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是指( )

  • A.流程型组织
  • B.学习型组织
  • C.团队组织
  • D.过程组织
22

12.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马斯洛
  • B.斯金纳
  • C.赫茨伯格
  • D.弗鲁姆
23

9. 内部提升有很多优点,下列不属于内部提升优点的是( )

  • A.组织内部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
  • B.有较广泛的来源以满足组织的要求,并有能力招聘到第一流的人才
  • C.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
  • D.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
26

7. 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

  • A.增加了管理者对下属的监督和协调控制难度
  • B.管理层级少,缩短上下级距离
  • C.下属也缺少了更多的提升机会
  • D.信息失真度高
27

6. 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 )

  • A.正比关系
  • B.反比关系
  • C.正相关关系
  • D.无关系
28

5. 下列关于组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组织拥有一定的资源
  • B.组织具有一定的权责结构
  • C.组织工作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
  • D.组织必须要有明确目标
29

3. 对程序化决策描述正确的是( )

  • A.重复出现的、例行性决策
  • B.非重复性的、例外决策
  • C.非重复性的、例行性决策
  • D.重复出现的、例外决策
31

2. PEST分析法中“T”是指( )

  • A.政治
  • B.经济
  • C.社会
  • 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