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练习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滚动计划让S公司插上成功的翅膀

S公司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家企业,原有的计划管理水平低下,粗放管理特征显著,计划管理与公司实际运营情况长期脱节。为实现企业计划制定与计划执行的良性互动,在管理咨询公司顾问的参与下,S公司开始推行全面滚动计划管理。

首先,S公司以全面协同量化指标为基础,将各年度计划分解为4个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季度计划,并将其与年度计划紧密衔接。在这个过程中,S公司充分运用了动态管理的方法,即在公司年度计划执行过程中要对计划本身进行三次定期调整:一是在第一季度的计划执行完毕后,对计划执行情况与原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研究、判断企业近期内外环境的变化情况,根据得出的结论对后三个季度计划和全年计划进行相应调整;二是在第二季度的计划执行完毕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对后两个季度的计划和全年计划执行相应调整;三是在第三季度的计划执行完毕后,仍然采取同样方法对最后一个季度的计划和全年计划进行调整。  同样公司根据近细远粗、依次滚动的原则又制定季度计划,即每年年初都要制定一套繁简不一的四季度计划:第一季度的计划率先做到完全量化,计划的执行者只要拿到计划文本就可以一一遵照执行。第二季度的计划要至少做到50%的内容实现量化;第三季度的计划也要至少使20%的内容实现量化;第四季度的计划只要做到定性即可。同时,在计划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对各季度计划进行定期滚动管理一一第一季度的计划执行完毕后,将第二季度的计划滚动到原第一计划的位置,按原第一季度计划的标准细化到完全量化的水平。第三季度的计划则滚动到原第二季度计划的位置并细化到至少量化50%内容的水平,依次类推。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计划执行完毕时,按照相同原则将后续季度计划向群滚动一个阶段并予以相应细化。本年度四个季度计划全部都执行完毕后,下年度计划的周期即时开始,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其次,S公司以全面协同量化指标为基础建立了三年期的跨年度计划管理模式,并将其与年度计划紧密对接。跨年度计划的执行和季度滚动计划的思路一致。这样,公司就将季度计划、年度计划、跨年度计划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计划管理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计划制定和计划执行相辅相成的功效,明显提升了企业计划管理、分析预测的水平,为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问题:

1. 什么是滚动计划法?有何特点?

2.结合S公司的情况,分析滚动计划法的优点。

13

20. 组织变革的内容包括( )

  • A.人员变革
  • B.结构变革
  • C.技术变革
  • D.组织文化变革
  • E.环境变革
14

19. SWOT战略分析框架中四个因素分别是指( )

  • A.优势
  • B.劣势
  • C.成长
  • D.机会
  • E.威胁
15

17.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主要包括( )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社交需要
  • D.尊重需要
  • E.自我实现需要
16

18. 盈亏平衡分析法涉及的变量有( )

  • A.现金流
  • B.产品数量
  • C.生产成本
  • D.支出
  • E.销售利润
17

15. 用财务报表分析进行的控制属于( )

  • A.前馈控制
  • B.现场控制
  • C.直接控制
  • D.反馈控制
18

16. 领导者施加影响力的个人权力包括( )

  • A.法定权
  • B.奖赏权
  • C.强制权
  • D.个人影响权
  • E.专长权
20

14. 内部提升员工进入更高管理层次的优点是( )

  • A.对公司忠诚员工的激励作用更显著
  • B.供岗位选择的机会更多
  • C.有利于培养新的观念
  • D.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外部竞争意识
22

10. 全体成员满足程度最高的沟通形式是( )

  • A.链式
  • B.环式
  • C.Y式
  • D.全通道式
25

8. 对主管人员来说,计划工作中最重要的原理是( )

  • A.改变航道原理
  • B.限定因素原理
  • C.灵活性原理
  • D.许诺原理
26

7.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创的激励理论是( )

  • A.需要层次理论
  • B.归因理论
  • C.期望理论
  • D.双因素理论
27

5. 主要参照专家意见的决策方法是( )

  • A.德尔菲法
  • B.决策树法
  • C.线性规划法
  • D.边际分析法
30

3. 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

  • A.日常程序性决策
  • B.长远总体性决策
  • C.局部程序性决策
  • D.短期操作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