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婚姻家庭法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形式分为

  • A.自愿认领
  • B.准正认领
  • C.宣告认领
  • D.强制认领
13

甲与乙结婚时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婚后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乙婚后即辞去工作在家奉养公婆,照顾小孩。甲长期在外地工作,后与丙同居,乙得知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乙的下列请求中可以得到法院支持的有

  • A.由于自己为家庭生活付出较多,请求甲予以补偿
  • B.由于自己专门为家庭生活操持,未参加工作,请求法院判决确认双方约定婚后所得归各自所有的协议显失公平,归于无效
  • C.由于离婚后生活困难,请求甲给予适当帮助
  • D.由于甲与他人同居导致双方离婚,请求甲给予损害赔偿
15

旧式“入赘婚”与现在男方落户到女家的区别有

  • A.性质不同
  • B.目的不同
  • C.产生条件不同
  • D.法律地位不同
16

离婚引起的法律后果包括

  • A.夫妻人身关系终止
  • B.夫妻财产关系终止
  • C.父母子女关系变更
  • D.子女抚养方式变更
17

下列属于我国《婚姻法》禁止结婚的血亲范围有

  • A.表兄妹
  • B.舅舅与外甥女
  • C.舅母与外甥
  • D.叔叔与侄女
18

近现代法律规定禁止一定范围内的血亲结婚,立法根据主要有

  • A.遗传学原理
  • B.优生学原理
  • C.婚姻伦理道德
  • D.婚姻家庭的文化教育功能
19

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涉外结婚条件适用

  • A.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
  • B.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
  • C.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 D.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
20

离婚和解除同居关系的性质是不同的。下列因解除同居关系产生的纠纷,属于法院受案范围的有

  • A.当事人双方均未婚,一方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
  •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一方请求解除同居关系
  • C.当事人因对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解除同居后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
  • D.当事人请求确认同居关系
21

亲属关系在诉讼法上的效力包括

  • A.审判人员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应予回避
  • B.民事诉讼中,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由其作为法定代理人的亲属代为诉讼
  • C.强制执行时应保留被执行人所供养的家属(多为近亲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和必需品
  • D.刑事诉讼中经被告人同意,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依法提起上诉
22

实行收养制度的首要目的是

  • A.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 B.保障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 C.满足无子女夫妻的愿望
  • D.保障计划生育原则的实现
23

下列关于扶养的特征,表述错误的是

  • A.扶养具有身份属性
  • B.扶养请求权具有人身专属性
  • C.扶养权利义务具有关联性
  • D.扶养具有时效性
24

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

  • A.由母亲抚养
  • B.由收入较高一方抚养
  • C.由受教育程度较高一方抚养
  • D.由父母双方轮流抚养
26

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由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以认定为

  • A.产权登记方的个人财产
  • B.出资较多方的个人财产
  • C.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的财产
  • D.共同共有财产
27

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可撤销的法定原因是

  • A.因受欺诈而结婚
  • B.因受胁迫而结婚
  • C.未达法定婚龄
  • D.重婚
28

夫妻关系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果仅就法律关系而言主要是指

  • A.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 B.身份关系和利益关系
  • C.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
  • D.形式关系和实质关系
30

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符合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

  • A.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 B.在离婚后6个月内提出
  • C.在离婚后1年内提出
  • D.在离婚后2年内提出
31

西周时期的“六礼”程序中,核心是

  • A.纳采
  • B.同名
  • C.纳征
  • D.亲迎
32

甲的丈夫的嫂子是甲的

  • A.血亲的配偶
  • B.配偶的血亲
  • C.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 D.血亲的配偶的血亲
34

我国《婚姻法》中采用的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方法是

  • A.丧服制计算法
  • B.世代计算法
  • C.罗马法计算法
  • D.寺院法计算法
35

下列关于亲属与相近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为法律调整的亲属关系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 B.有亲属关系的人一定是同一家庭的成员
  • C.家庭成员一般是近亲属
  • D.家长、家属的称谓在我国并不具有法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