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卷1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社会自我阶段
  • B.青少年时期的情绪特点是强烈、狂暴
  • C.青少年时期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突出的
  • D.青少年已能完全独立,不必依赖父母,因而与父母矛盾加深
15

18. 关于“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
  • B.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 C.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D.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以年龄为划分依据
16

20. “空巢”感是中年危机中哪一种变化的现象 【 】

  • A.感知觉衰退
  • B.生理老化
  • C.家庭生活变化
  • D.事业发展
17

17. 关于非言语沟通,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 】

  • A.主要指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
  • B.与言语沟通往往在效果上互相补充
  • C.目光接触往往能够帮助说话人进行更好沟通
  • D.服饰不属于非言语沟通范畴
18

16. 下列哪种需要不属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 】

  • A.包容需要
  • B.支配需要
  • C.尊重需要
  • D.情感需要
19

1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为 【 】

  • A.归属与爱的需要
  • B.自我实现的需要
  • C.安全的需要
  • D.尊重的需要
21

13. 对运动员来说,当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挑战极限,成为参加比赛的最大动力时,这种动机属于 【 】

  • A.外在动机、主导动机
  • B.外在动机、从属动机
  • C.内在动机、主导动机
  • D.内在动机、从属动机
22

12. 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 A.斯皮尔曼
  • B.卡特尔
  • C.斯腾伯格
  • D.加德纳
23

11. 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水平的分布形式可以描绘成 【 】

  • A.斜线
  • B.U型曲线
  • C.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 D.双曲线
24

10. 心向与问题解决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

  • A.心向促进问题解决
  • B.心向阻碍问题解决
  • C.心向促进或阻碍问题解决
  • D.心向与问题解决无关
26

7. 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容量大
  • B.保持时间长
  • C.信息编码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
  • D.扮演着意识中心的角色,使我们知道在接收什么、做什么
28

5.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 】

  • A.韦伯比率
  • B.平行关系
  • C.正比关系
  • D.反比关系
29

6.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 】

  • A.20~20000赫兹
  • B.30~25000赫兹
  • C.40~20000赫兹
  • D.50~25000赫兹
30

3. 一般来说,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引起 【 】

  • A.不随意注意
  • B.随意注意
  • C.随意后注意
  • D.无意识注意
31

4. 有些学生在高考前夜常常由于紧张而难以入睡,这样的失眠称之为 【 】

  • A.假性失眠
  • B.情境性失眠
  • C.失律性失眠
  • D.习惯性失眠
32

2. 在大脑皮质的联合区中,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的是 【 】

  • A.前额联合区
  • B.感觉联合区
  • C.知觉联合区
  • D.运动联合区
33

1. 下列心理学主要分支中,不属于应用领域的是 【 】

  • A.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 B.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 C.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 D.工业与组织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