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美学(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27. 美感教育所培养的“完美的人”,是指( )

  • A.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
  • B.既有理智,又有情感
  • C.既满足了欲望,又满足了感情
  • D.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和娱乐
  • E.既无道德的缺陷,又充满着智慧
2

26. 下列可以证明美育是诉诸感性的句子是( )

  • A.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
  • B.岂独山水,虽一草一木,亦莫不有性情
  • C.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着统治地位
  • D.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E.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
3

25.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的“四育”是( )

  • A.德育
  • B.智育
  • C.体育
  • D.美育
  • E.劳动教育
4

23. 下列艺术形式属于时间艺术的是 ( )

  • A.戏剧
  • B.绘画
  • C.音乐
  • D.雕塑
  • E.建筑
5

24.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育”有两方面的含义,即 ( )

  • A.育其身,尤指使人体格强壮,健康成长
  • B.育其心,包括德、智、美三育
  • C.思想教育
  • D.政治教育
  • E.文学教育
7

21. 意象的“生产”的双重涵义分别是 ( )

  • A.进入流通系统
  • B.生命孕育分娩
  • C.工艺制作、生产
  • D.艺术的流通得以完成
  • E.艺术意象的完全存在
8

19. 下列不属于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的是 ( )

  • A.纸
  • B.线条
  • C.色彩
  • D.旋律
  • E.颜料
10

18. 以下美学家中不属于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有 ( )

  • A.斯宾塞
  • B.谢林
  • C.康德
  • D.席勒
  • E.卢梭
12

16. 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 ( )

  • A.基础
  • B.原动力
  • C.对象和内容
  • D.补充
  • E.反面
13

13. 柏拉图的“回忆说”这一论点的深刻性集中体现在 ( )

  • A.揭示了审美主体的亢奋状态
  • B.触及了审美的非功利性和超越性
  • C.强调了审美的形而上
  • D.揭示了情感宣泄的社会功用
  • E.强调了审美活动的不可知性
14

14. 审美经验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 )

  • A.超越性
  • B.非功利性
  • C.直观性
  • D.体验性
  • E.启示性
15

15. 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是( )

  • A.感知
  • B.想象
  • C.情感
  • D.回味
  • E.理解
16

11.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关于这些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悲剧诞生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
  • B.日神精神代表梦境状态
  • C.酒神精神代表迷醉状态
  • D.日神代表音乐艺术的振奋
  • E.酒神代表造型艺术的静态
17

12. 古希腊对美的研究很多,但对丑研究却不够。其原因是 ( )

  • A.古希腊民族高度崇尚美
  • B.希腊风气中美与善同一
  • C.官方禁止
  • D.古希腊不存在丑
  • E.古希腊民族厌恶丑
19

8. 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 ( )

  • A.器物造型
  • B.固定装饰
  • C.器物装饰
  • D.非固定装饰
  • E.语言活动
20

9. 中国哲学之“道”,具有统摄性,其可以统摄下列哪些审美形态? ( )

  • A.喜剧与悲剧
  • B.荒诞与丑
  • C.阳刚与阴柔
  • D.意与境
  • E.形与神
21

6. 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著作是 ( )

  •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B.《德意志意识形态》
  • C.《判断力批判》
  • D.《共产党宣言》
  •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2

7. 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 ( )

  •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 C.开放性的系统
  •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3

4.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 ( )

  • A.自然境界
  • B.功利境界
  • C.道德境界
  • D.天地境界
  • E.审美境界
24

5. 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 )

  • A.神妙
  • B.崇高与优美
  • C.喜剧和悲剧
  • D.丑和荒诞
  • E.意境
25

2. 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 ( )

  • A.审美意识
  • B.审美意象
  • C.美学思想
  • D.美学学科
  • E.审美形态
26

1. 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 ( )

  • A.维特根斯坦
  • B.杜威
  • C.李泽厚
  • D.费希纳
  • E.布洛
27

3.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 )

  •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 C.具有生成性
  •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 E.具有自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