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2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25. 所谓完美的人,是指 ( )

  • A.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
  • B.既有理智又有情感
  • C.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和娱乐
  • D.既有独立价值又有对于欢乐和幸福的追求
  • E.既提高生活的情趣,又有对生活的崇高目标
12

24. 以下句子体现主客体之间的感动关系是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的是 ( )

  • A.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B.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 C.物色之动,心也摇焉
  • D.人禀七情,应斯敢,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 E.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4

23. 下列选项中,从艺术起源角度对艺术进行定义的是 ( )

  • A.模仿说
  • B.游戏说
  • C.集体无意识说
  • D.符号说
  • E.娱乐说
15

22. 把直观看成是最高理性能力的有 ( )

  • A.尼采
  • B.柏拉图
  • C.笛卡尔
  • D.斯宾诺莎
  • E.叔本华
17

21. 艺术活动的三个环节是 ( )

  • A.艺术创造
  • B.艺术填补
  • C.艺术作品
  • D.艺术接受
  • E.艺术补偿
18

19. 蔡元培1901年用到了“美育”的概念是在 ( )

  • A.《美育与人生》
  • B.《教育世界》
  • C.《哲学总论》
  • D.《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21

15. 荣格认为艺术起源于 ( )

  • A.模仿
  • B.游戏
  • C.集体无意识
  • D.符号
23

14. 艺术结构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过渡依赖于 ( )

  • A.物质实在层
  • B.形式符号层
  • C.意象世界层
  • D.意境超验层
24

13. 艺术品最基本的必要条件是 ( )

  • A.必须是人工制品
  • B.必须是精神产品
  • C.必须有实用价值
  • D.必须有自然属性
25

12. “睹物思人”、“爱屋及乌”说的是 ( )

  • A.创造想象
  • B.接近联想
  • C.类似联想
  • D.对比联想
26

11. 导致解释学“本体论转折”的是 ( )

  • A.狄尔泰
  • B.彭立勋
  • C.海德格尔
  • D.伽达默尔
27

10. 悲剧感是强烈的痛感中的 ( )

  • A.快感
  • B.伤感
  • C.愤慨
  • D.激昂
28

9. 直到近代,与优美并举的审美形态是 ( )

  • A.崇高
  • B.威严
  • C.美
  • D.荒谬
31

6. 最早奠定巫术说的理论基础的是 ( )

  • A.弗雷泽
  • B.席勒
  • C.泰勒
  • D.博克
32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的特点的是 ( )

  • A.超越性的
  • B.自由的
  • C.应然的
  • D.可感的
33

4. 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 ( )

  • A.认识活动
  • B.祭祀活动
  • C.物质生产活动
  • D.审美活动
34

2. 下列属于高级审美意识的是 ( )

  • A.由性选择所萌发和产生的单纯肯定人体某些生理特征的自然尺度向具有特定内涵的审美尺度转变的意识
  • B.悲剧意识
  • C.在生成领域中对劳动工具单纯的适用性要求逐渐向着同时要求劳动工具具有悦目形式的转变的意识
  • D.对许多人工制品的超实用装饰的意识
35

3. 审美活动的存在,为审美主体和以下哪个选项提供了现实依据 ( )

  • A.审美客体
  • B.审美对象
  • C.审美现象
  • D.审美意识
36

1. 美学的核心方法是 ( )

  • A.哲学方法
  • B.心理学方法
  • C.文艺理论方法
  • D.考古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