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教育督导评估
- 13
-
国家教育督导团
- 14
-
复核评估
- 15
-
行政监督
- 16
-
形成性评估
- A.视导员
- B.主任督学
- C.助理督学
- D.督学
- A.认知领域
- B.动作领域
- C.技能领域
- D.情感领域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日本
- A.以导为主,以监为辅
- B.以监为主,以导为辅
- C.监导并重
- D.有监无导
- A.市政府
- B.县政府
- C.县教育局
- D.中小学
- A.3年
- B.5年
- C.10年
- D.15年
- A.指令性、执法性、权威性
- B.强制性、执法性、探索性
- C.指令性、行政性、探索性
- D.指令性、协商性、行政性
- A.为教师的奖惩提供依据
- B.在学校建立自评制度
- C.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
- D.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鉴定
- A.1906年清朝廷建立学部,并内设视学官
- B.1909年清朝廷颁布的《视学官章程》
- C.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视学规程》
- D.1918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省视学规程》和《县视学规程》
- A.导向性、系统性、针对性、激励性
- B.个体性、系统性、针对性、激励性
- C.差异性、导向性、系统性、针对性
- D.个体性、差异性、导向性、系统性
- A.5人以下
- B.10人左右
- C.20人左右
- D.30人左右
- A.从众心理表现
- B.顺序效应心理表现
- C.晕轮心理表现
- D.类群心理表现
- A.知识
- B.领会
- C.应用
- D.综合
- A.一致性原则的要求
- B.完备性原则的要求
- C.可测性原则的要求
- D.可行性原则的要求
- A.诊断性评估
- B.形成性评估
- C.终结性评估
- D.自我评估
- A.评估目的
- B.评估标准
- C.评估主体
- D.评估方法
- A.教育目标与评价目标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目标体系
- B.教育目标是依据评价目标而制定的
- C.实现教育目标的工作与实现评价目标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工作
- D.教育目标是制定评价目标的依据
- A.课堂测验
- B.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 C.小学毕业考试
- D.高考
- A.美国进步教育协会
- B.美国全国教育研究协会
- C.美国进步教育评价协会
- D.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 A.费舍
- B.莱斯
- C.桑代克
- D.比纳
- A.泰勒
- B.斯塔弗尔比姆
- C.斯克里芬
- D.斯塔克
- A.主观性
- B.客观性
- C.严肃性
- D.功利性
- A.导向功能
- B.鉴定功能
- C.激励功能
- D.改进功能
- A.泰勒
- B.克龙巴赫
- C.斯塔弗尔比姆
- D.辰见敏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