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某外贸公司2010年1月至9月主要外销商品的月销售额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T(月)
1
2
3
4
5
6
7
8
9
销售额YT(万美元)
65
72
83
78
76
70
74
79
82
要求:(1)计算2010年9月的5期简单移动平均值。
(2)预测2010年11月的销售额。
- 10
-
未交货订单
- 11
-
实地调查法
- 12
-
收入法
- A.不同国家价格之间相对比价的变动
- B.外国货币供给数量的变动
- C.本国货币供给数量的变动
- D.本国国际贸易差额的变动
- E.国际资本流动
- 14
-
合理预期
- 15
-
季节性因素
- 16
-
与成交价格成反比的有()
- A.商品价值
- B.商品品质
- C.成交额的大小
- D.业务关系的长短
- E.行情变化
- A.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其国外要素净收入一般为正值
- B.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其世界其他地方一般为正值
- C.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其国外要素净收入一般为正值
- D.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其国外财产净收入一般为正值
- E.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大于国民生产总值
- A.控制产地
- B.控制价格
- C.控制产量
- D.控制销量
- E.控制销路
- A.个别产品
- B.总供给
- C.劳动力市场
- D.总需求
- E.总量
- A.危机时间变短
- B.就业状况严重恶化
- C.严重程度趋缓
- D.严重打击第三产业
- E.受非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
- A.政治动乱
- B.科技发展
- C.南锥体共同市场
- D.欧洲联盟
- E.劳资纠纷
- A.高汇率
- B.高赤字
- C.高经济增长率
- D.高成本产业海外转移
- E.高利率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 B.亚太经合组织
- C.南锥体共同市场
- D.欧洲联盟
- E.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A.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 B.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 C.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规律
- D.经济周期的阶段性
- E.经济行情的变化
- A.领先指标
- B.同步指标
- C.落后指标
- D.预兆性指标
- A.直接竞争
- B.间接竞争
- C.平等竞争
- D.不平等竞争
- A.总量预测
- B.点预测
- C.短期预测
- D.区间预测
- A.金额
- B.物价
- C.指数
- D.数量
- A.汽车
- B.家电
- C.粮食
- D.化妆品
- A.就业率
- B.劳动力参加率
- C.劳动人口
- D.经济活动人口
- A.按固定价格计算
- B.按生产要素成本计算
- C.按当时价格计算
- D.按市场价格计算
- A.联想公司在美国持有的股票中获得的股息
- B.通用公司在中国持有的股票中获得的股息
- C.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设立工厂所获得的收入
- D.美国公民购买中国国债后获得的利息
- A.萨伊市场定律
- B.古典商业循环理论
- C.创新论
- D.消费不足论
- A.市场调查法
- B.询问调查法
- C.实地调查法
- D.案头调查法
- 35
-
属于滞后指标的是()
- A.个人收入
- B.商品的库存变动
- C.长期失业
- D.工商业销售额
- 36
-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于()
- A.1823年
- B.1825年
- C.1974年
- D.1975年
- A.庇古
- B.熊彼特
- C.哈耶克
- D.霍特里
- A.利息率上升
- B.失业人数逐渐减少
- C.价格加速上涨
- D.信贷关系趋向缓和
- A.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B.库兹涅茨周期
- C.固定资本投资周期
- D.库存周期
- A.危机→复苏→萧条→高涨→危机
- B.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
- C.危机→高涨→萧条→复苏→危机
- D.高涨→复苏→萧条→危机→高涨
- A.流动资本的物质更新运动
- B.固定资本的物质更新运动
- C.无形资本的物质更新运动
- D.流动负债的物质更新运动
- 42
-
经济危机的典型特征是()
- A.商品滞销
- B.工厂倒闭
- C.生产下降
- D.失业增加
- A.经济行情的研究
- B.生产行情的研究
- C.产品市场行情的研究
- D.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
- A.行情经常变化、动荡不定
- B.行情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
- C.行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阶段互相联系、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