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各国在税收管辖权上的差别
- B.各国在课税程度和方式上的差别
- C.各国对待国际逃税和国际偷漏税的差别
- D.各国在税法有效实施上的差别
- E.各国在避免国际双重征税方法上的差别
- A.有利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 B.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
- C.有利于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D.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
- E.有利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 A.融资管理
- B.外汇管理
- C.无形资产管理
- D.劳动工资管理
- E.国有资产管理
- A.增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
- B.促进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快速增长
- C.促进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
- D.促进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快速增长
- E.促进我国税收的快速增长
- A.商务部
- B.财政部
- C.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 D.国家外汇管理局
- E.中国人民银行
- A.扩大技术引进,充分利用技术外溢
- B.扩大引进软件技术
- C.扩大引进硬件技术
- D.避免大规模重复引进
- E.引进适用技术
- A.服务贸易日趋自由化
- B.服务贸易的市场分布不平衡
- C.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基础
- D.社会性服务成为最主要的一大类服务
- E.跨国公司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A.对外贸易
- B.引进技术
- C.利用外资
- D.对外援助
- E.对外工程承包
- A.进口关税
- B.进口商品税
- C.直接关税
- D.出口关税
- E.出口商品税
- A.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规章
- B.进出口信贷管理规章
- C.进出口配额管理规章
- D.进出口自动许可制度规章
- E.国营贸易与指定经营管理规章
- A.非洲
- B.北美洲
- C.亚洲
- D.欧洲
- A.避免国际双重征税
- B.反对税收歧视
- C.防止国际偷税
- D.防止国际漏税
- A.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在程度上的不同
- B.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的差异
- C.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的差异
- D.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国内价值的差异
- A.产品国际竞争力
- B.企业国际竞争力
- C.产业国际竞争力
- D.国家国际竞争力
- A.免税法
- B.扣除法
- C.抵免法
- D.减免法
- A.总价合同中所确定的价格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 B.单价合同中所确定的单价既可以固定不变,也可以随机调整
- C.在总价合同中所列的单价必须详细
- D.在成本加酬金合同形式下,由于成本实报实销,承包商的风险很小
- A.承包商
- B.业主
- C.银行
- D.分包商
- A.商务部
- B.许可证局
- C.海关总署
- D.质检局
- A.0.2%~3%
- B.0.5%~3%
- C.0.2%~5%
- D.0.5%~5%
- A.国际直接投资合作
- B.国际劳务合作
- C.国际商品贸易
- D.国际发展援助
- A.国有企业
- B.集体企业
- C.私营经济性质的企业
- D.混合所有制企业
- A.H股
- B.N股
- C.S股
- D.T股
- A.能否大量出口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 B.能否大量出口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 C.能否扩展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方式
- D.能否尽快提高对外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
- A.劳动密集型产品
- B.知识密集型产品
- C.技术密集型产品
- D.资本密集型产品
- A.2000年12月
- B.2001年12月
- C.2002年12月
- D.2003年12月
- A.间接性
- B.歧视性
- C.强制性
- D.规范性
- A.《外汇管理条例》
- B.《反倾销条例》
- C.《反补贴条例》
- D.《保障措施条例》
- A.双重汇率制度
- B.“统收统支”汇率制度
- C.“双轨制”汇率制度
- D.结售汇制度
- A.信息产品
- B.机电产品
- C.纺织品
- D.植物油
- A.美国
- B.日本
- C.欧盟
- D.东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