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经济发展对外汇资金的需求
- B.对外债的承受能力
- C.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
- D.外债结构是否合理
- E.外汇收入状况
- A.询价、报价
- B.授权
- C.谈判
- D.签字
- E.提款
- A.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
- B.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速度较快
- C.大项目增多,工程技术含量日益提高
- D.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初步成效,但对外承包业务仍主要集中在非洲市场
- E.与国际大承包商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 A.民营企业
- B.集体企业
- C.外资企业
- D.国有企业
- E.个体经营企业
- A.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两种主要形式
- B.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都与生产要素禀赋有关
- C.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都侧重生产领域的经济协作活动
- D.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都与商品生产有关
- E.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常常结合在一起进行
- A.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 B.贯彻执行外经贸政策和金融政策
- C.为“走出去”项目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 D.为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 E.为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 A.全部资本必须为外商独资者所有
- B.必须是依照中国法律规定建立的企业
- C.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
- D.组织形式一般为股份责任公司
- E.可在中国市场销售其产品
- A.能源及其他资源性产品
- B.劳动密集型产品
- C.中间产品
- D.技术密集型产品
- E.以上均是
- A.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
- B.加快出口商品结构战略调整
- C.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 D.保证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E.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
- A.经营对象主要是进出口商
- B.业务管理方式有特定要求
- C.业务有特定的范围
- D.对存贷款利率有特殊的规定
- E.国家设立专门信贷机构
- A.财政部
- B.国家计划和改革委员会
- C.商务部
- D.外交部
- A.无差别待遇
- B.征税权划分
- C.情报交换
- D.避免双重征税的方法
- A.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
- B.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
- C.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
- D.禁止类外商投资项目
- A.外国投资者对企业增加新的投资
- B.外国投资者购买投资者的股权
- C.企业经营权在不同国籍的投资者之间的转移
- D.企业所有权在不同国籍的投资者之间的转移
- A.关税手段
- B.行政手段
- C.汇率手段
- D.立法手段
- A.服务市场准入的限制
- B.劳工限制
- C.国民待遇原则
- D.信息传递的限制
- A.自由进出口原则
- B.限制进出口原则
- C.有管理的自由进出口原则
- D.有管理的限制进出口原则
- A.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 B.国际商业贷款
- C.外国政府贷款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
- A.工程咨询合同
- B.工程服务合同
- C.施工合同
- D.交钥匙合同
- A.国内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限制了服务出口规模的扩大
- B.我国货物对外贸易出口规模不够大,无法带动服务出口业的发展
- C.把服务出口仅仅理解为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对整个服务出口业缺乏通盘的考虑与规划
- D.服务出口管理分散在多个部门,缺乏统一协调和管理的机构
- A.500
- B.1000
- C.3000
- D.5000
- A.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 B.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 C.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
- D.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 A.偿还主体
- B.重要性
- C.偿还期限
- D.偿还责任
- A.外汇管理
- B.融资管理
- C.国有资产管理
- D.劳动工资管理
- 34
-
5. 出口卖方信贷指的是
- A.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 B.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
- C.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 D.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 A.多边协定方式
- B.双边协定方式
- C.“要价/出价”方式
- D.投票方式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B.《外贸法》的颁布
- C.发展服务贸易
- D.发展技术贸易
- A.不断上调
- B.不断下调
- C.先上调后下调
- D.先下调后上调
- A.2000年11月
- B.2001年11月
- C.2002年5月
- D.2002年11月
- A.大宗原料性产品
- B.轻纺产品
- C.机电产品
- D.高科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