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是一种“契约式”合营企业
- B.是一种“股权式”合营企业
- C.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 D.各方出资方式较为灵活,投资数额没有限制性规定
- E.可以是法人企业,也可以是非法人企业
- A.贷款条件比较优惠,利率较低,期限较长
- B.有限制性采购要求,限制贷款用途
- C.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借用期相对较短
- D.资金供应充沛,贷款方式灵活,手续简便
- E.贷款附加条件少,贷款用途不受限制
- A.巴哈马
- B.开曼群岛
- C.瑙鲁
- D.巴拿马
- E.香港
- A.专有技术的转让
- B.人员培训
- C.工程承包
- D.专利的转证或许可
- E.技术或投资咨询
- A.对外经济援助
- B.国际投资
- C.国际工程承包
- D.国际劳务合作
- E.国际贸易
- A.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
- B.保护环境
- C.防止欺诈行为
- D.维护国家安全
- E.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
- A.非强制性
- B.速效性
- C.间接性
- D.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 E.非歧视性
- A.实施名牌战略
- B.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 C.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与执法
- D.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 E.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
- A.参照发达国家的外贸经济体制和政策
- B.建立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机制
- C.取消指令性计划,运用关税及非关税贸易手段
- D.运用世贸组织争端机制,争取公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 E.依法行政,加快法律法规的清理、修订及新法的颁布
- A.体现了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计划经济特点
- B.仅涉及了货物进出口的部分内容
- C.法令、法规条文简单、操作性差
- D.注重与国际经济条约、规则和惯例相衔接
- E.对外贸企业的法律地位,包括企业权利、义务等没有作出规范
- A.抵免法
- B.减免法
- C.扣除法
- D.免税法
- A.地域税收管辖权
- B.同时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
- C.居民税收管辖权
- D.放弃对所得税的管辖权
- A.单独承包
- B.二包
- C.分包
- D.联合承包
- A.交钥匙合同
- B.交产品合同
- C.施工合同
- D.工程服务合同
- A.英国
- B.美国
- C.香港
- D.日本
- A.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 B.国际银行贷款
- C.外国政府贷款
- D.国际商业贷款
- A.按出资比例承担风险
- B.联合勘探,共同开发
- C.共同投资,共担风险
- D.风险合同
- A.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
- B.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
- C.多边国际经济合作
- D.双边国际经济合作
- A.自然人流动
- B.境外消费
- C.跨境交付
- D.商务存在
- A.独占许可合同
- B.排他许可合同
- C.普通许可合同
- D.交叉许可合同
- A.外经贸部和商务部
- B.外经贸部和科技部
- C.商务部和科技部
- D.工商管理总局和海关总署
- A.价格差异
- B.比较差异
- C.绝对差异
- D.经济差异
- A.国内外市场价格差异
- B.绝对优势
- C.相对优势
- D.使用价值转换
- A.许可证管理
- B.国营贸易管理
- C.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管理
- D.配额管理
- A.价格调节手段
- B.关税调节手段
- C.汇率调节手段
- D.信贷调节手段
- A.中国进出口银行
- B.中国人民银行
- C.中国银行
- D.中国发展银行
- A.大中型生产企业经营
- B.外国投资企业经营
- C.各地经过批准的地方外贸公司经营
- D.国家外贸专业总公司独家垄断经营
- A.1994年7月;2004年7月
- B.1994年7月;2005年7月
- C.1995年7月;2004年7月
- D.1995年7月;2005年7月
- A.制成品进口比重逐步上升,初级产品进口比例逐步下降
- B.初级产品进口比例逐步上升,制成品进口比重逐步下降
- C.初级产品进口大幅上升,制成品进口大幅下降
- D.制成品进口大幅上升,初级产品进口大幅下降
- A.关税和非关税手段
- B.汇率机制
- C.价格机制
- D.外贸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