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38. 套汇
- 8
-
37. 海关
- A.诉讼
- B.行政复议
- C.调解
- D.仲裁
- E.协商
- 11
-
33. 驰名商标的特征有
- A.经较长的使用时间
- B.使用该商标的商品信誉卓越
- C.使用该商标的商品市场占有量大
- D.该商标的使用者经济实力雄厚
- E.注册与未注册的商标同样受到保护
- A.利率监管
- B.存款准备金监管
- C.资产监管
- D.存款、放款及投资监管
- E.人员与财务监管
- A.贸易禁止主义
- B.贸易促进主义
- C.贸易自由主义
- D.贸易保护主义
- E.贸易限制主义
- A.合营企业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
- B.合营企业工会有权代表职工同合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 C.合营企业工会有权参与讨论合营企业的发展规划
- D.工会代表有权列席董事会研究决定与职工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会议
- E.董事会应听取工会的意见,取得工会的合作
- A.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
- B.由被接管的商业银行承担
- C.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承担
- D.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被接管的商业银行共同承担
- A.人民检察院
- B.人民法院
- C.公安局
- D.仲裁机构
- A.《中国人民银行法》
- B.《商业银行法》
- C.《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 D.《公司法》
- A.诉讼是在国家审判机关的主持下进行的;仲裁是在国家司法机关的主持下进行的
- B.诉讼具有自愿性的特点;而仲裁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 C.诉讼的审期较长,费用较高;仲裁可以迅速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且费用较低
- D.诉讼案件多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仲裁是以公开的方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不利于保护相关信息
- A.应当由仲裁庭作出裁决的情况下,仲裁庭应及时作出裁决
- B.仲裁裁决应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 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仲裁委员会主任的意见作出
- D.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的,可以就该部分先行作出裁决
- A.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
- B.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因对方过错造成财产损失的责任
- C.排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主要权利
- D.加重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责任
- A.10日
- B.12日
- C.13日
- D.14日
- A.没有法律约束力
- B.有法律约束力
- C.中外双方协议决定是否有约束力
- D.中方决定是否有约束力
- A.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 B.占用大量耕地,不利于保护、开发土地资源的
- C.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或者损害人体健康的
- D.技术水平落后的
- A.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 B.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全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
- C.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只能在总行的授权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
- D.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可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 A.15日
- B.10日
- C.5日
- D.30日
- A.50元
- B.60元
- C.70元
- D.80元
- A.60日
- B.45日
- C.30日
- D.15日
- A.年
- B.季
- C.月
- D.周
- A.经营自主权
- B.合法的
- C.逃汇
- D.套汇
- A.30%
- B.15%
- C.10%
- D.20%
- A.12%
- B.15%
- C.25%
- D.35%
- A.2万元
- B.3万元
- C.5万元
- D.10 万元
- A.按约定标准
- B.按法定标准
- C.由商检部门决定
- D.更改约定标准,使之与法定标准相同
- A.国民待遇原则
- B.最惠国待遇原则
- C.自动保护原则
- D.版权独立性原则
- A.独占许可合同
- B.非独占许可合同
- C.排他性许可合同
- D.分许可合同
- A.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标代理处
- B.中国商标事务所
- C.我国驻外使馆商务处介绍的当地商标代理人
- D.国家工商局商标局
- A.国土资源部
- B.商务部
- C.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 D.能源部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自备案证明书签发之日起生效
- B.自备案证明书签发后30日起生效
- C.自合同签字之日起生效
- D.自合同签字之日起30日后自动生效
- A.经合营他方同意即可
- B.经审批机关批准即可
- C.经合营他方同意并经审批机构批准
- D.经合营他方同意并经审批机构备案
- A.股份有限公司
- B.有限责任公司
- C.无限责任公司
- D.股份两合公司
- A.配额制度
- B.许可证制度
- C.关税制度
- D.外汇管制制度
- A.直接贸易
- B.多边贸易
- C.过境贸易
- D.易货贸易
- A.应当使各方通过经济交往都有利益可得
- B.中外当事人在任何具体的涉外经济交往上利益均等
- C.在经济利益上实现绝对的等价有偿
- D.贯彻这一原则,当事人至少在某种形式上应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