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38. 专利权
- 8
-
37. 倾销
- A.有关中外合资、合作经营方面的纠纷
- B.有关合作生产、开发,技术转让方面的纠纷
- C.有关金融信贷、租赁业务方面的纠纷
- D.有关对外贸易、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委托买卖等方面的纠纷
- E.有关商品的运输、保险、保管等方面的纠纷
- 11
-
33. 专有技术的特征有
- A.不受专利法保护
- B.保密性
- C.实用性
- D.公开性
- E.垄断性
- A.一般的外汇商业贷款
- B.买方信贷
- C.“三来一补”项下的外汇贷款
- D.国际金融租赁下的外汇贷款
- E.其他形式的外汇贷款
- A.过境提供
- B.消费者流动
- C.自然人存在
- D.商业存在
- E.国家存在
- A.董事会管理
- B.总经理管理
- C.联合管理
- D.各自管理
- E.委托管理
- A.仲裁庭
- B.仲裁委员会
- C.仲裁委员会主任
- D.仲裁委员副主任
- A.三
- B.四
- C.五
- D.六
- A.基层人民法院
- B.中级人民法院
- C.高级人民法院
- D.基层人民法院或中级人民法院
- A.1年内
- B.2年内
- C.3年内
- D.5年内
- A.3%-40%
- B.5%-40%
- C.6%-45%
- D.3%-45%
- A.500亿
- B.100亿
- C.50亿
- D.200亿
- A.未经批准以人民币偿付应当以外汇支付的进口贷款或其他款项
- B.驻外机构使用其在中国境内的人民币为他人支付各种费用,由对方付给外汇的
- C.境内机构以出口收入或者其他收入的外汇抵偿进口费用
- D.驻外中资企业将应调回利润留在当地营运
- A.1951年
- B.1987年
- C.1974年
- D.1958年
- A.书面公开
- B.口头公开
- C.使用公开
- D.申请公开
- A.1次
- B.2次
- C.3次
- D.不限
- A.可以单方提请国际仲裁机构仲裁
- B.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C.任何一方可以向中国涉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 D.由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依合同管理职权进行仲裁
- A.1年
- B.1个月
- C.6个月
- D.3个月
- A.千分之二
- B.万分之二
- C.千分之五
- D.万分之五
- A.3年
- B.10年
- C.5年
- D.2年
- A.人民币2亿元
- B.人民币1亿元
- C.美元2亿元
- D.美元1亿元
- A.5亿元
- B.2亿元
- C.3亿元
- D.10亿元
- A.200亿美元
- B.100亿美元
- C.50亿美元
- D.500亿美元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商务部
- C.国务院
- D.商标局或专利局
- A.申报、签印、旅行放行
- B.申报、征税、放行
- C.申报、交验证件、放行
- D.申报、查验、放行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4个月
- A.A类
- B.B类
- C.C类
- D.D类
- A.10年
- B.15年
- C.20年
- D.25年
- A.直接补偿贸易
- B.全额补偿贸易
- C.多边补偿贸易
- D.双边补偿贸易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9个月
- A.世界银行
- B.WTO
- C.跨国公司
- D.上市公司
- A.1年
- B.3年
- C.4年
- D.5年
- A.在管理上充分运用直接管理的方式
- B.给予外商投资企业以超越法律的权利
- C.给予外商投资者以更广阔的投资范围
- D.给予外商投资者以更简便的手续和更大的自主权
- A.最惠国待遇原则
- B.市场准入原则
- C.国民待遇原则
- D.透明度原则
- A.15%
- B.25%
- C.40%
- D.45%
- 44
-
1. 涉外经济法属于
- A.国内法
- B.国际法
- C.国际私法
- D.国内法与国际法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