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提成支付
- 9
-
技术转让
- 10
-
技术秘密
- 11
-
国际工程承包
- A.科学研究领域
- B.开发能源领域
- C.发展交通事业
- D.农林牧业生产
- E.开发重要技术领域
- 13
-
我国专利的种类包括( )
- A.发明
- B.科学发现
- C.实用新型
- D.动植物品种
- E.外观设计
- A.酬金
- B.补偿
- C.使用费
- D.服务费
- E.提成费
- A.社会分工深化
- B.中小企业大量存在
- C.中小企业技术薄弱
- D.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机构的独立性
- E.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机构的超脱性
- A.风险对等
- B.交换义务对等
- C.权利划分对等
- D.交换费用对等
- E.交换时间对等
- A.保护竞争
- B.限制外国企业
- C.保护贸易自由
- D.反对垄断
- E.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整体利益
- 18
-
产业化技术的特点是( )
- A.专业化
- B.规模化
- C.自由化
- D.市场化
- E.法制化
- A.产业技术研究
- B.基础科学研究
- C.产品改型
- D.工艺变更
- E.材料配方调整
- A.软件技术
- B.硬件技术
- C.公有的技术
- D.工业产权的技术
- E.非工业产权的技术
- A.国民待遇原则
- B.最惠国待遇原则
- C.最低保护原则
- D.优先权原则
- E.专利、商标独立原则
- A.合同签订日期
- B.引进方主管部门批准日期
- C.出口方主管部门批准日期
- D.最后一方主管部门批准日期
- A.历史成本
- B.转让成本
- C.机会成本
- D.沉入成本
- A.对等原则
- B.地域原则
- C.国家利益原则
- D.国民待遇原则
- A.计时收费方式
- B.固定收费
- C.按工程费百分比计算
- D.固定费用加利润分成
- A.第一阶段
- B.第二阶段
- C.第三阶段
- D.第四阶段
- A.限制性商业惯例产生于技术贸易对象的地域性
- B.限制性商业惯例产生于技术贸易对象的时间性
- C.限制性商业惯例产生于技术贸易对象的独占性
- D.限制性商业惯例产生于技术贸易对象的私有性
- A.直观法
- B.类比法
- C.经济效益评价法
- D.历史法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 B.《限制技术出口办法》
- C.《国家秘密技术出口审查规定》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 A.消化
- B.吸收
- C.创新
- D.消化、吸收、再创新
- A.竞争性招标
- B.选择招标
- C.谈判招标
- D.两段招标
- A.和解人
- B.法院
- C.检察院
- D.仲裁机构
- A.秘密性
- B.新颖性
- C.可复制性
- D.实用性与经济性
- A.总付
- B.分期支付
- C.提成支付
- D.入门费加提成支付
- A.任何文字
- B.任何图形或其组合
- C.任何字母、数字
- D.任何能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分开的可视性标志
- A.8年
- B.10年
- C.12年
- D.15年
- A.供方所在地
- B.受方所在地
- C.供方所在地指定机场
- D.受方所在地指定机场
- 38
-
专利权的内容主要是( )
- A.人身权
- B.财产权
- C.许可权
- D.请求保护权
- A.以鉴于条款为准
- B.以合同正文为准
- C.以双方协商结果为准
- D.以技术转让方的意见为准
- A.生产方式
- B.生产技术
- C.生产规模
- D.生产函数
- A.1999年
- B.2000年
- C.2001年
- D.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