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国际商业贿赂
- 7
-
普惠制
- 8
-
绿色贸易壁垒
- 9
-
战略性贸易政策
- 10
-
国际物流
- A.商品价格上升
- B.出口商品价格上升
- C.出口商品数量减少
- D.进口商品数量增加
- E.出口商品竞争力提高
- A.“自愿”出口配额制
- B.反补贴税
- C.检疫制度
- D.外汇管制
- E.歧视性政府采购
- A.取消已经达成的贸易合同
- B.中止义务并进行报复
- C.限制、禁止部分或全部贸易往来
- D.冻结账户存款和其他资产
- E.取消被制裁国预期应得的援助款项
- A.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
- B.进口方同类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
- C.进口方同类产品的国内市场供应大幅度减少
- D.进口方建立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阻碍
- E.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的威胁
- A.商标权
- B.技术决窍
- C.外观设计
- D.技术示范
- E.发明专利
- A.信用保险一般不以营利为目的
- B.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政策性保险
- C.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出口促进措施
- D.出口信用保险旨在鼓励银行提供出口信贷
- E.出口信用保险可使出口商所受的损失全部得到补偿
- A.边境贸易
- B.关税同盟
- C.海关手续
- D.内河航行
- E.铁路运输及过境
- A.对农业实施保护以培育工业化的基础
- B.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
- C.处于农工商业阶段的国家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 D.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
- E.刚开始发展且面临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需要保护
- A.促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 B.加强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作用
- C.促使世界各国增加研发投资
- D.加快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合
- E.扩大世界市场上的交换内容
- A.1999年12月11日
- B.2000年12月11日
- C.2001年12月11日
- D.2002年12月11日
- A.劳动熟练说
- B.绝对成本说
- C.人力资本说
- D.要素禀赋说
- E.技术差距说
- A.地理环境
- B.人口结构
- C.人均收入水平
- D.文化传统
- A.经济同盟
- B.共同市场
- C.自由贸易区
- D.优惠贸易安排
- A.进口限额制
- B.进口许可证制
- C.进口押金制
- D.进口最低限价制
- A.产品出口
- B.企业并购
- C.直接投资
- D.技术转让
- A.合作生产
- B.特许经营
- C.许可贸易
- D.技术服务和咨询
- A.跨境交付
- B.境外消费
- C.商业存在
- D.自然人流动
- A.以倒扣价格方法确定完税价格
- B.以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确定完税价格
- C.以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确定完税价格
- D.以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确定完税价格
- A.产品移动壁垒
- B.生产创业壁垒
- C.人员移动壁垒
- D.资本移动壁垒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B.《国际谷物协定》
- C.《通商航海条约》
- D.《国际咖啡协定
- A.借贷资本输出
- B.利润再投资
- C.开办独资企业
- D.合办合资企业
- A.1/3
- B.1
- C.3/2
- D.3
- A.132
- B.136.36
- C.147
- D.150
- A.0.3333
- B.0.6667
- C.1
- D.2
- A.垄断价格
- B.倾销价格
- C.协议价格
- D.调拨价格
- A.易货贸易
- B.补偿贸易
- C.加工贸易
- D.租赁贸易
- A.A国出口X商品,B国出口Y商品
- B.B国出口X商品,A国出口Y商品
- C.A国出口X、Y两种商品,B国进口X、Y两种商品
- D.B国出口X、Y两种商品,A国进12口X、Y两种商品
- A.混合型国际分工
- B.水平型国际分工
- C.纵向型国际分工
- D.垂直型国际分工
- A.对外贸易结构
- B.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 C.对外贸易总额
- D.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 A.10%
- B.30%
- C.33%
- D.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