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90)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下列描述都属于固体特性的是()

  • A.颜色、大小、形状、轻重
  • B.轻重、质地、软硬、浓度
  • C.软硬、弹性、溶鳃性、味道
  • D.形状、沸点、表面张力、酸碱度
15

幼儿探究植物的根具有吸水作用属于()

  • A.生命科学领域的活动
  • B.物质科学领域的活动
  • C.环境科学领域的活动
  • D.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活动
16

探究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方法是()

  • A.观察和记录
  • B.简单的实验
  • C.比较法
  • D.分类法
17

“感知、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的教育目标适合()

  • A.3~4岁幼儿
  • B.4~5岁幼儿
  • C.5~6岁幼儿
  • D.6~7岁幼儿
18

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顺序是()

  • A.上下一前后一左右
  • B.上下一左右一前后
  • C.前后一上下一左右
  • D.左右一前后一上下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的认知是完全依靠视觉感知实现的
  • B.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知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抽象的概念性学习
  • C.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难易顺序是先会指认再会配对
  • D.认识几何图形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掌握数概念
20

4~5岁儿童的几何图形认知发展的特点为()

  • A.易把几何图形与实物相混淆
  • B.对平面图形能够进行配对,具有较好的配对能力
  • C.不能正确识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 D.能对相似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指出图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1

学前儿童测量概念的发展阶段依次为()

  • A.游戏阶段、比较阶段和使用任意单位阶段
  • B.使用任意单位阶段、游戏阶段和比较阶段
  • C.游戏阶段、使用任意单位阶段和比较阶段
  • D.使用任意单位阶段、比较阶段和游戏阶段
22

5~6岁幼儿时问概念的发展特点为()

  • A.开始初步接触整点与半点
  • B.感知区别“今天”、“明天”、“昨天”等时间概念
  • C.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和黑夜的含义
  • D.较好地理解和运用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等时间
23

适合3~4岁儿童量的比较与排序能力的教育目标为()

  • A.认识宽窄并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 B.感知体验量的守恒
  • C.初步理解依次排列物体之间的传递性和双重性关系
  • D.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或量的差异进行3个物体的正排序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前儿童的加减运算教育日标在于训练儿童的计算技巧
  • B.教师应该在儿童掰手指逐一计数时加以阻止
  • C.口述应用题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 D.儿童学习减法比加法容易
25

每次计数活动必须以一个固定的顺序连贯地使用数词,这体现的是计数活动的()

  • A.一一对应原则
  • B.固定顺序原则
  • C.基数原则
  • D.抽象性原则
26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这一目标适合于()

  • A.2~3岁儿童
  • B.3~4岁儿童
  • C.4~5岁儿童
  • D.5~6岁儿童
27

3~4岁幼儿按物点数的典型表现是()

  • A.可以倒着数数
  • B.能够从中间任意一个数开始数
  • C.只会从“1”开始顺着数
  • D.数数时能够正确进位
30

下列关于“对应”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使幼儿发现事物的异同
  • B.是一种高层次的分类活动
  • C.是指辨别事物属性的异同或高低
  • D.在日常活动中常以配对、匹配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31

关于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表述正确的为()

  • A.自主性强
  • B.属于非指导式学习
  • C.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活动内容
  • D.是较为松散的共同学习活动
32

幼儿将积木按照形状进行分类摆放,这种分类属于()

  • A.按物体的用途分类
  • B.按物体间联系分类
  • C.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 D.按物体的材料性质分类
33

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 A.科技制作
  • B.讨论法
  • C.实验法
  • D.记录法
35

材料的投放和应用指向完成一个主题或任务,这种材料呈现方式是()

  • A.分层式呈现
  • B.开放式呈现
  • C.问题情境式呈现
  • D.主题或任务式呈现
36

下列属于封闭式问题的是()

  • A.“你发现了什么?”
  • B.“它是什么样的?”
  • C.“你有什么办法?”
  • D.“它们一样吗?”
37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模式是()

  • A.启发式科学教育活动
  • B.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
  • C.引导式科学教育活动
  • D.自主式科学教育活动
39

下列关于学前儿童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环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进行假设猜想是进入探究活动的前提
  • B.确立探究的主题是进入探究活动的前提
  • C.表达与交流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 D.实施方案并记录结果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40

下列属于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内容为()

  • A.学习制作小风车
  • B.认识岩石的种类
  • C.了解植物的生长
  • D.知道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41

价值理性取向指导下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 A.将个体视作知识的载体
  • B.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掌握
  • C.定位于为学前儿童的入学做准备
  • D.更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42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

  • A.开拓进取
  • B.实事求是
  • C.与时俱进
  • D.崇尚理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