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1月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90)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8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为()

  • A.设计评价方案→确定评价目的→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 B.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 C.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 D.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
19

在开展科学教育之前对教育对象进行的预测性评价称为()

  • A.改进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终结性评价
21

运用观察分析法收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资料,应该()

  • A.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训练
  • B.对儿童的行为做出恰当的主观判断
  • C.控制各种无关变量
  • D.保持环境的自然状态或准自然状态
22

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的是()

  • A.教师
  • B.家长
  • C.专家
  • D.职业人士
23

在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环境对儿童行为限制程度的维度是()

  • A.简单——复杂
  • B.开放——封闭
  • C.冷硬——柔和
  • D.干预——隐退
26

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游戏规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要求和游戏展开的需要
  • B.规则应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
  • C.规则应限制儿童的活动
  • D.规则应简单,便于儿童执行
27

不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

  • A.“你有什么主意?”
  • B.“它像什么?”
  • C.“你们发现了什么?”
  • D.“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8

儿童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这属于()

  • A.正式量具测量
  • B.非正式量具测量
  • C.比较测量
  • D.观察测量
29

关于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规性科学活动不是完全由教师设计、计划和组织的
  • B.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学习形式以小组学习为主
  • C.在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教师一般要为儿童提供人手一套的材料
  • D.正规性科学活动注重的是儿童的记忆而不是理解
30

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

  • A.个人探索
  • B.集体教学
  • C.分组学习
  • D.小组讨论
31

不适合农村儿童的科学活动是()

  • A.认识昆虫
  • B.认识土壤
  • C.认识各种各样的电梯
  • D.观察玉米
33

下列内容中便于学前儿童直接探索的是()

  • A.太阳的结构
  • B.太阳黑子
  • C.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 D.太阳能发光、发热
34

儿童从探索的第二阶段“探究”进入第三阶段“领悟”的转折点是()

  • A.儿童的疑问变成明确的问题
  • B.儿童的探索获得了成功的发现
  • C.儿童的探索没有结果
  • D.儿童在探究中有所发现
35

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
36

儿童科学活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

  • A.对具体操作活动的依赖性
  • B.有严密的逻辑性
  • C.有较强的程序性
  • D.有明确的目的性
37

“初级科学概念”的含义是()

  • A.儿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处于初级的水平
  • B.儿童对科学概念的定义还没有牢固掌握
  • C.儿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
  • D.儿童还不会用文字来表述科学概念
38

在科学活动中,儿童的操作活动与简单摆弄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 A.对材料、工具的依赖性不同
  • B.游戏化程度不同
  • C.思维的参与程度不同
  • D.目的性、程序性不同
39

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就是()

  • A.探索态度
  • B.探索对象
  • C.探索过程
  • D.探索结果
41

关于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技术以认识自然为主要任务
  • B.技术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 C.技术是将原理运用于个别问题
  • D.技术是将个别现象上升为一般原理
42

科学知识的来源是()

  • A.探究的过程
  • B.前人的经验
  • C.科学家的论断
  • D.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