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90)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8

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 B.教育评价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 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 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
21

观察并记录儿童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反应属于()

  • A.行为检核
  • B.情境观察
  • C.事件详录
  • D.现场调查
22

教师在创设科学桌环境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科学桌的材料要种类齐全、数量多
  • B.避免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的材料
  • C.及时更换材料
  • D.不要凭儿童兴趣放置材料
24

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环境所提供或要求儿童的运动量的维度是()

  • A.简单——复杂
  • B.高活动量——低活动量
  • C.冷硬——柔和
  • D.干预——隐退
25

在为幼儿选择饲养的动物时,错误的要求是()

  • A.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
  • B.应根据儿童的兴趣选择
  • C.应选择一些适合室内饲养的动物
  • D.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
26

在组织儿童进行科学阅读时,错误的做法是()

  • A.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儿童选择
  • B.限定阅读时间
  • C.创设安静的阅读环境
  • D.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27

不适合小班儿童种植的品种是()

  • A.大蒜
  • B.大豆
  • C.小麦
  • D.太阳花
29

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

  • A.“这是什么颜色的?”
  • B.“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
  • C.“你喜不喜欢蝴蝶?”
  • D.“它叫什么?”
30

有关认识人体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观察人体的外部结构及其功能
  • B.认识大脑活动的机制和功能分区
  • C.了解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 D.知道人有生老病死
31

具有操作性的科学活动目标设计是()

  • A.“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 B.“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 C.“能用动作表现蚕吃桑叶的动作”
  • D.“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
34

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鸟
  • B.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
  • C.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 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35

儿童在科学活动“玩水”中,发现积木漂在水面上,然后他就不停地将积木往下按,还自言自语地说:“下去!下去!”但是积木总是会漂在水面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名儿童()

  • A.既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获得了科学探究的结果
  • B.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 C.既没有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 D.产生了科学探究的问题,但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
36

关于间接指导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间接指导一般不直接干预儿童的探索过程
  • B.间接指导主要表现为操作材料的设计、选择和提供
  • C.间接指导旨在让儿童实现“自我指导”
  • D.间接指导仅适合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
37

关于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技能是将信息系统化、概括化的能力
  • B.思考技能是加工已有信息、获得结论的能力
  • C.实验技能是形成并验证结论的能力
  • D.表达技能是交流信息和结论的能力
38

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是()

  • A.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
  • B.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 C.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 D.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41

在儿童学科学的活动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要素是()

  • A.探索态度
  • B.探索对象
  • C.探索过程
  • D.探索结果
42

“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属于教师应具备的()

  • A.教育知识
  • B.教育技能
  • C.科技素养
  • D.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