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自考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下列关于家长角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现和诊断特殊儿童
  • B.制定和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
  • C.参与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 D.组织协调其他人员教育特殊儿童
11

对存在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来说,进行语言矫治的关键期是

  • A.婴儿期
  • B.学前期
  • C.学龄初期
  • D.学龄中期
12

将特殊儿童安置在何种教育形态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特殊儿童的特点
  • B.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
  • C.师资的特点
  • D.特殊儿童家长的观念
13

第一个将游戏用于心理治疗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 B.安娜·弗洛伊德
  • C.哈葛·赫尔玛斯
  • D.罗杰斯
14

儿童心理治疗的中介物主要是

  • A.言语
  • B.表情
  • C.游戏
  • D.行为
15

行为矫正中的强化物有多种,其中游戏、画画、玩球、跳绳、骑小车等属于    

  • A.活动性强化物
  • B.操作性强化物
  • C.社会性强化物
  • D.拥有性强化物
16

在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集体教学活动
  • B.分组教学形式
  • C.在集体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形式
  • D.个别辅导的形式
18

下列关于超常儿童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超常儿童是相对于常态儿童而言的,他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 B.超常儿童的超常智能是天生的
  • C.超常智能是稳定的,在一生中是固定不变的
  • D.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不仅限于智力,还包括非智力个性特征方面
21

美国心理学家李奥·坎纳指出,孤独症的核心特征是

  • A.极端的自闭孤立和保持同一性的强迫要求
  • B.出色的机械记忆能力
  • C.模仿言语的迟误
  • D.对刺激过度敏感
22

行为管理治疗也称为行为改变技术,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精神分析心理学
  • B.行为主义心理学
  • C.认知心理学
  • D.人本主义心理学
23

发声异常的诊断通常从哪三方面人手?

  • A.音调、音量、音质
  • B.音调、音色、音质
  • C.音色、音量、音质
  • D.音调、音色、音量
24

注意力涣散,无法长时间集中于指定目标是哪类儿童的突出特征?

  • A.多动症儿童
  • B.语言发展异常儿童
  • C.孤独症儿童
  • D.智力落后儿童
25

关于儿童口吃,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A.儿童口吃的发生率不存在性别差异
  • B.口吃儿童的家长应对其严格要求,增强其纠正口吃的压力感
  • C.良好的情绪能缓解口吃症状
  • D.儿童口吃属于语言发展障碍
26

如何鉴别儿童是否属于真正的语言流畅度障碍,波贝格提出的鉴别标准不包括

  • A.部分语词重复、拖音频繁
  • B.是否有嘶哑及气息声
  • C.出现紧张与说话伴随努力
  • D.有意避开某些词语和说话场合
27

一个四岁儿童总是把“小狗(gou)”说成“小斗(dou)”,这种语言障碍属于

  • A.发声异常
  • B.流畅度异常
  • C.语言发展异常
  • D.构音异常
29

在开展智力落后儿童的测查与鉴定工作时,除了要进行智力测验之外,还应进行

  • A.情绪测验
  • B.性格测验
  • C.社会适应能力测验
  • D.气质测验
31

下列关于视觉障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忆表象完整丰富和想象力强
  • B.听觉注意力好,但兴趣不广泛
  • C.语言正常,形象思维丰富
  • D.性格问题多,动作行为敏捷
34

下列关于脑瘫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脑瘫是一种大脑发育成熟前受到损伤而致的一种神经症候
  • B.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
  • C.脑瘫儿童都是智力落后儿童
  • D.脑瘫多发生在儿童出生时
35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体现的是这种教育

  • A.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
  • B.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的意义
  • C.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 D.对特殊需要儿童所在学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