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自考学前比较教育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理论基础是( )

  • A.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 B.洛克的“白板说”
  • C.格塞尔的“成熟论”
  • D.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4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变化,正确的观点是( )

  • A.由“智育中心”转向注重儿童整体发展
  • B.由注重儿童整体发展转向“智育中心”
  • C.由“智育中心”转向“情感中心”
  • D.由“智育中心”转向“体育中心”
19

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有特色的部分是( )

  • A.感觉教育
  • B.日常生活练习
  • C.数学教育
  • D.艺术表现
22

蒙台梭利认为智力发展的原因是( )

  • A.内部成熟
  • B.环境教育
  • C.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D.遗传
23

1973年之前,巴西学前教育的主导观念是( )

  • A.“拯救儿童”
  • B.“整个儿童”
  • C.“补偿儿童”
  • D.“开发儿童”
25

关于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 A.教育分权于各州
  • B.学前教育不被社会重视
  • C.幼儿教师地位低
  • D.学前教育质量不高
28

20世纪30 — 40年代在美国开展了( )

  • A.幼儿学校运动
  • B.公立幼儿园运动
  • C.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 D.幼儿智力开发运动
29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学前教育方面开展了教育机会均等运动,其理论依据是( )

  • A.布鲁姆的《人性的稳定与变化》
  • B.加德纳的《心智的结构》
  •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 D.皮亚杰的《结构主义》
30

表明苏联的学前教育制度基本确立,具有苏联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度基本形成的文件是 ( )

  • A.《教育法》
  • B.《幼儿园规程》
  • C.《幼儿园教育大纲》
  • D.《幼儿园规则》
31

德国学前教师教育机构中,以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主要是( )

  • A.大学
  • B.技术学院
  • C.训练学院
  • D.师范学校
32

在德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全国性的计划模式,以职业女性为对象,以家庭为基础的儿童看护项目是( )

  • A.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
  • B.家庭互助项目
  • C.临时保姆项目
  • D.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项目
33

1881年,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统一为 ( )

  • A.编织学校
  • B.日间看护中心
  • C.母育学校
  • D.幼儿园
34

20世纪中期至40年代末.德国幼儿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 A.巴乌利美
  • B.弗利托娜
  • C.瓦德切克
  • D.福禄倍尔
35

1770年,法国奥柏林创立的“编织学校”中,照顾和教育( )

  • A.2—6岁的学前儿童
  • B.4—6岁的学前儿童
  • C.4—7岁的学前儿童
  • D.2—7岁的学前儿童
36

在英国,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前教育通常指 ( )

  • A.3岁前的儿童教育
  • B.5岁前的儿童教育
  • C.7岁前的儿童教育
  • D.9岁前的儿童教育
37

在英国,家长参与的最广泛的形式是( )

  • A.幼儿学校运动
  • B.保育学校
  • C.学前游戏组运动
  • D.家长和学步儿童小组
38

1933年颁布的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献是 ( )

  • A.《哈多报告》
  • B.《费舍法案》
  • C.《普洛登报告书》
  • D.《教育白皮书》
39

法国教育家朱利安认为比较教育的H的和出发点在于( )

  • A.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
  • B.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为本国的教育服务
  • C.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D.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40

学前比较教育研究中最具理性色彩的方法是( )

  • A.分析法
  • B.比较法
  • C.文献法
  • D.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