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10月自考儿童发展理论(12350)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张老师新接手的大班上有些孩子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他们常常表现出双臂夹紧、身体僵硬、揪自己的衣角等行为与神态。张老师了解到是因为以前幼儿的表现和展示机会较少,许多幼儿羞于当众表达。因此,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前期的故事会、才艺表演等形式的锻炼,孩子们已经摆脱了羞涩和胆怯,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讲述,更不满足于只在班级小圈子里的表现,他们希望能表演故事,并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帮助。于是,一个新的创意一一“家园联谊故事表演会”诞生了。

有了创意后,张老师便和孩子们一起来做策划和准备工作:准备新故事、制作宣传海报、设计邀请函、征集家长意见、商讨会场布置、确定人员分工……在大家精心策划下,故事表演会如期举行。整个活动过程中到处可以看到忙碌的身影,接待的、摄影摄像的、计分的、主持的……所有任务都由孩子和家长承担,他们各司其职,忙而不乱。“演员”更是不负众望,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的表现得到了大家充分肯定。

故事表演会结束后,园长给孩子们颁发了奖状,有最佳表演奖、最佳选题奖、最佳设计奖,还有最佳制作奖、最佳进步奖等。孩子们激动万分,而园长发表的活动感言和“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真心祝愿,更使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

在故事表演会上,孩子是活动的主人,他们主动、自然、自信,学会了共同协商、探索,不怕困难,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总之,故事表演会使孩子们充满了阳光、充满了自信。

结合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创设丰富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7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中心要素是()

  • A.母亲照看方式的接受性
  • B.教养行为的适应性
  • C.母亲照看方式的合作性
  • D.教养方式的敏感性
20

视崖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

  • A.主动性
  • B.选择性
  • C.回避型
  • D.敏感性
21

对儿童发展影响最深远的环境是()

  • A.自然环境
  • B.家庭环境
  • C.中间环境
  • D.文化环境
22

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

  • A.自我中心
  • B.动作思维
  • C.具体形象思维
  • D.抽象逻辑思维
23

维果茨基认为,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是()

  • A.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
  • B.人的生物成熟规律
  • C.学校教育发展规律
  • D.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24

3岁以前儿童的学习依据是()

  • A.自己的大纲
  • B.学校的大纲
  • C.社会的大纲
  • D.母亲的大纲
26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重心是()

  • A.社会过程
  • B.本能过程
  • C.生物过程
  • D.自我过程
27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的前生殖期包括口唇期和()

  • A.潜伏期
  • B.青春期
  • C.肛门期
  • D.宣泄期
28

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

  • A.投射
  • B.精神分析暗示法
  • C.趋众作用
  • D.合理化作用
29

超我的来源是()

  • A.快乐
  • B.良心
  • C.自恋
  • D.自居
30

《梦的解析》的作者是()

  • A.弗洛伊德
  • B.埃里克森
  • C.格赛尔
  • D.乔姆斯基
31

以下不属于班杜拉“攻击实验”电影中攻击行为的结果是()

  • A.攻击-奖赏型
  • B.攻击-惩罚型
  • C.无结果型
  • D.无攻击-奖赏型
32

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

  • A.运算
  • B.自我中心
  • C.动作逻辑
  • D.对应逻辑
33

华生认为,人格是由我们的系统构成的,这一系统是()

  • A.环境系统
  • B.能力系统
  • C.知识系统
  • D.习惯系统
34

格赛尔成熟理论认为,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生物学结构
  • B.教育质量
  • C.家庭氛围
  • D.社会文化
35

儿童发展中,“进两步,退一步,然后再进两步”体现的发展原则是()

  • A.个体成熟原则
  • B.发展方向的原则
  • C.自我调节原则
  • D.发展阶段的原则
36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起步于()

  • A.假设
  • B.实验
  • C.分析
  • D.调查
37

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外在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茨基
  • B.华生
  • C.弗洛伊德
  • D.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