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5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导人,适应主要声部学习导人的音乐作品是()

  • A.《小红帽》
  • B.《瑶族舞曲》
  • C.《大马》
  • D.《我是小兵》
27

音乐欣赏材料中,不属于音乐欣赏的辅助材料的是()

  • A.动作材料
  • B.语言材料
  • C.视觉材料
  • D.音响材料
28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没汁原则是()

  • A.动静交替
  • B.针对性原则
  • C.建设性原则
  • D.诊断性原则
29

在欣赏音乐作品中.由瞅¨“改编的器乐曲是()

  • A.《小鸟》
  • B.《扑蝴蝶》
  • C.《小鸭的舞》
  • D.《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30

欣赏音乐的重要基础是()

  • A.倾听
  • B.理解
  • C.参与
  • D.表达
31

儿童对音乐欣赏的偏爱开始出现的时期是()

  • A.3—4岁期间
  • B.3—5岁期间
  • C.4—5岁期间
  • D.4—6岁期间
33

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打击乐是()

  • A.圆孤响板
  • B.串铃
  • C.木鱼
  • D.单响筒
34

韵律动作的学习,不适宜分解学习的动作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拖”
  • B.轻松自由
  • C.循序渐进
  • D.较慢速度
38

对3岁儿童进行集体歌唱发音教学时,应从“重新唤醒”的位置开始移动即()

  • A.从较低调往上移
  • B.从中间调往上移
  • C.从中间调往下移
  • D.从较高调往下移
42

体现音乐的政治功能的音乐作品是()

  • A.劳动歌曲
  • B.民俗仪式歌曲
  • C.义勇军进行曲
  • D.爱情歌曲
43

音乐在发展中,形成最初的综合音乐形式是()

  • A.歌、乐、舞
  • B.诗、乐、舞
  • C.戏剧、诗歌、舞蹈
  • D.戏曲、音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