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台湾学者杨怡婷将汉语儿童图书阅读行为分为三个阶段,即()

  • A.看图画,形成故事;看图书,讲故事和阅读
  • B.看图画,形成故事;看图书,讲故事和试着看文字
  • C.看图画,未形成故事;看图书形成故事和阅读
  • D.看图画,未形成故事;看图书形成故事和试着看文字
14

“口吃”或“结巴”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它属于()

  • A.构音障碍
  • B.言语流畅度障碍
  • C.情感性交往障碍
  • D.听觉障碍
15

早期阅读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之一是()

  • A.初步认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 B.提高幼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兴趣
  • C.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能力
  • D.激发幼儿大胆讲话的胆识
16

学前儿童“读写萌发”的语言现象是()

  • A.常常看书,认识好多的文字
  • B.经常练习朗读,口头语言进步很大
  • C.常常拿着书嘴里叽里咕噜,好像读书的样子
  • D.会用纸和笔写字,且写得较规范
17

关于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正确的说法是()

  • A.向幼儿展示成熟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 B.帮助幼儿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 C.培养幼儿善于谈话交流的技能
  • D.培养幼儿被动接受他人给予的语言材料的能力
19

教师在思考听说游戏提高幼儿积极倾听水平的目标时,应对幼儿提出的要求是()

  • A.幼儿不能说与听说游戏无关的任何话语
  • B.教师说话时幼儿不能说话
  • C.听懂游戏的指令,把握游戏进程
  • D.不必把握和传递有细微区别的信息
20

锻炼幼儿独白语言能力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

  • A.谈话活动
  • B.听说游戏
  • C.讲述活动
  • D.文学活动
21

讲述活动的语言表达要求与谈话活动相比()

  • A.前者要求低
  • B.前者要求高
  • C.两者要求一样
  • D.两者要求差不多
22

讲述活动依据凭借物可分为看图讲述、实物讲述和()

  • A.描述性讲述
  • B.说明性讲述
  • C.议论性讲述
  • D.情景表演讲述
23

有关讲述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正确的说法是讲述活动能够()

  • A.锻炼教师组织活动能力
  • B.教给幼儿认识事物的方法
  • C.锻炼幼儿模仿语言能力
  • D.培养幼儿谈话能力
24

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步骤依次是: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以及()

  • A.教师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 B.教师与幼儿一起为谈话作总结
  • C.教师总结幼儿谈话内容
  • D.引导幼儿谈论其他话题
25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最基本原则是()

  • A.教师参与评价的原则
  • B.客观性原则
  • C.全面性原则
  • D.参照性原则
26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要寻找有趣的中心话题,这意味着幼儿对中心话题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和新鲜感,并且()

  • A.话题与幼儿日常生活无关
  • B.谈话不必有一个有趣的话题
  • C.幼儿不一定具有经验基础
  • D.话题常常与幼儿近日生活中共同关注的内容有关
27

关于专门的语言教育,恰当的说法是()

  • A.专门的语言教育使幼儿在日常游戏中获得语言经验
  • B.专门的语言教育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语言经验
  • C.专门的语言教育是通过有计划安排和组织幼儿系统学习语言的教育
  • D.专门的语言教育渗透在幼儿入园的问候、晨问谈话和离园道别等环节
28

关于贯彻“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正确的做法是()

  • A.刻板地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展开活动
  • B.不管幼儿语言是否规范,鼓励幼儿随意创造自己的语言
  • C.在自由运用语言的同时,不可脱离规范的要求
  • D.不允许幼儿作出不同于教案的回答
29

基本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有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

  • A.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活动
  • B.渗透的语言活动
  • C.语言游戏
  • D.早期阅读
31

能够掌握听到的主要内容,属于倾听行为中的()

  • A.有意识倾听
  • B.理解性倾听
  • C.辨析性倾听
  • D.欣赏性倾听
3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第三个层次是()

  • A.总目标
  • B.年龄阶段目标
  • C.活动目标
  • D.课程目标
3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教育观认为,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的两种机制是()

  • A.同化和顺应
  • B.操作和练习
  • C.强化与刺激
  • D.游戏与学习
34

儿童语言学习“三环学说”认为,儿童语言内容的发展取决于()

  • A.儿童知识与儿童生活内容的相互作用
  • B.儿童知识与成人传授内容的相互作用
  • C.成人的期望与儿童生活内容的相互作用
  • D.社会要求与儿童现有水平的相互作用
36

“儿童的认知结构(包括语言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活动和动作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此观点属于()

  • A.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 B.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C.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D.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37

关于儿童词义理解能力的发展规律,正确的说法是()

  • A.儿童对各种词的理解都有一个大致的顺序
  • B.儿童对词义的获得有时以其认知发展为基础
  • C.儿童对词汇的理解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匀速提高
  • D.儿童对词义的掌握由概括到具体
38

根据儿童所讲语句的完整性和复杂性程度,儿童句法结构的发展阶段依次为()

  • A.完整句阶段、不完整句阶段和复合句阶段
  • B.不完整句阶段、完整句阶段和复合句阶段
  • C.完整句阶段、复合句阶段和不完整句阶段
  • D.不完整句阶段、复合句阶段和完整句阶段
39

对儿童指向语言(CDS)进行研究并提出其特征的是()

  • A.乔姆斯基
  • B.斯金纳
  • C.埃利奥特
  • D.皮亚杰
41

2~6岁儿童的语音发展包括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发音能力的发展和()

  • A.对语义的获得
  • B.不完整句的出现
  • C.语音分析能力的发展
  • D.语音意识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