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关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正确的描述是( )

  • A.教育评价是一个事实判断
  • B.教育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
  • C.教育评价和测量一回事
  • D.教育评价体现了评价者的价值观和需要
  • E.教育评价离不开测量
10

数学操作活动的构成要素有( )

  • A.目标
  • B.材料
  • C.规则
  • D.形式
  • E.指导和评价
11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教具、学具主要有( )

  • A.玩具
  • B.日常生活用品
  • C.废旧物品
  • D.专门用于数学活动的教具、学具
  • E.图片、实物卡片
12

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 )

  • A.学习经验的选择
  • B.幼儿的经验准备
  • C.数学教学所需教具的准备
  • D.数学教学所需学具的准备
  • E.环境的准备
13

在完成某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之后进行的评价是( )

  • A.儿童发展状况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终结性评价
14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包括对下列哪些逻辑关系的理解?( )

  • A.一一对应观念
  • B.序列观念
  • C.类包含观念
  • D.同化观念
  • E.顺应观念
16

下列属于自然测量的是( )

  • A.用手点数物体的数目
  • B.用手掂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 C.用筷子量桌子的长度
  • D.用体重计称量体重
19

教授初学的儿童,学习知识的顺序和方式依次是( )

  • A.行为把握一图象把握一符号把握
  • B.行为把握一符号把握一图象把握
  • C.图象把握一行为把握一符号把握
  • D.图象把握一符号把握一行为把握
21

引导幼儿感知几何形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般采用( )

  • A.触摸的方法
  • B.拼图的方法
  • C.讲解的方法
  • D.比较的方法
23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 A.操作的方法
  • B.游戏的方法
  • C.演示的方法
  • D.口语的方法
26

儿童完全不能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的年龄一般是( )

  • A.6岁前
  • B.5岁半前
  • C.4岁半前
  • D.4—7岁
30

儿童不能说出家里一共有几个人,而只能列举出“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这说明,这时的儿童( )

  • A.还不能在生活中使用抽象的数学概念
  • B.还没有获得数概念
  • C.还不能认识抽象的事物
  • D.还不能从事物的具体特征中摆脱出来,从而抽象出数量特征
31

学前儿童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发展为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 )

  • A.智力准备
  • B.能力准备
  • C.心理准备
  • D.知识准备
32

儿童对数序的真正认识,不是靠记忆,而是靠他对数列中数与数之间的( )

  • A.相对关系的协调
  • B.前后关系的协调
  • C.排列方式的协调
  • D.次序关系的协调
33

空间的概念是极为广泛的,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部为表示空间概念的一组是( )

  • A.大小、多少、高低
  • B.上下、前后、快慢
  • C.大小、形状、方向
  • D.白天、黑夜、今天、明天
34

任何数学知识都具有逻辑上的( )

  • A.实然性
  • B.或然性
  • C.偶然性
  • D.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