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儿童认识物体大小、长短的次序要比认识物体的数序发展得早
  • B.实物顺序的掌握比抽象的数序的掌握先发展
  • C.4~5岁儿童开始尝试真正的排序作业
  • D.6岁幼儿在进行10以内数的排序时,目测能力明显提高
  • E.排序能帮助幼儿理解数的顺序
1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包括( )

  • A.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 B.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
  • C.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 D.儿童能力发展目标
  • E.儿童掌握数学知识目标
12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做到( )

  • A.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
  • B.清晰地呈现学习内容
  • C.让儿童较好地感知学习内容
  • D.认真地练习所讲内容
  • E.布置作业进行巩固和提高
1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其( )

  • A.启蒙性
  • B.生活性
  • C.可探索性
  • D.逻辑性
  • E.严密性
14

教育评价是要对教育活动的有关要素进行( )

  • A.事实判断
  • B.价值判断
  • C.逻辑判断
  • D.关系判断
15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主要有( )

  • A.守恒的能力
  • B.一一对应的观念
  • C.序列观念
  • D.类包含观念
  • E.计算能力
16

下列平面图形中,幼儿最难辨认的是( )

  • A.梯形
  • B.圆形
  • C.三角形
  • D.长方形
17

下列选项中,属于大班10以内基数教育要求的是( )

  • A.会10以内数的倒着数,能注意生活中运用顺、倒数的有关事例
  • B.认识阿拉伯数字1~10
  • C.感知和体验10以内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 D.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18

把牙膏和牙刷、脸盆和毛巾、手和手套等归并在一起,这种分类的角度是( )

  • A.物体的外部特征
  • B.物体的用途
  • C.物体间的联系
  • D.材料的性质
20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最概括的陈述是( )

  • A.幼儿园培养目标
  • B.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 C.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 D.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
22

从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的划分角度是( )

  • A.教育基本内容
  • B.儿童身心发展
  • C.数学教育内容
  • D.社会发展要求
23

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 )

  • A.口头数数
  • B.说出总数
  • C.按物计数
  • D.按数取物
24

数的守恒是指( )

  • A.数的分解与组合
  • B.数的位置及相邻关系
  • C.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 D.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
26

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 )

  • A.抽象的认识
  • B.本质属性的认识
  • C.关系的认识
  • D.结构的认识
27

引导幼儿感知容积守恒,使用的道具是( )

  • A.杯子或瓶子,水或沙子
  • B.橡皮泥、积木
  • C.几何图形块
  • D.筷子、小棍
28

首创研究儿童思维的方法——“临床法”的是( )

  • A.维果茨基
  • B.皮亚杰
  • C.凯米依
  • D.柯尔伯格
31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处于( )

  • A.数目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
  • B.数量的感知阶段
  • C.数的运算阶段
  • D.数的运用阶段
32

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 )

  • A.粗细
  • B.高矮
  • C.轻重
  • D.大小
35

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特点是( )

  • A.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
  • B.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
  • C.进行空间定位时,儿童最初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
  • D.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
36

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的特点是( )

  • A.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容易
  • B.学习减法比学习加法容易
  • C.加减小数比加减大数难
  • D.加减大数比加减小数容易
37

数学所描述的是( )

  • A.事物自身的特点
  • B.事物间的关系
  • C.事物的数量特征
  • D.事物的存在形式
38

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  数学学习具有( )

  • 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
  • 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
  • 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
  • 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