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神化
- 10
-
字头歌
- 11
-
幼儿歌舞剧
- 12
-
童话诗
- A.拟人
- B.夸张
- C.神化
- D.变形
- 14
-
寓言
- A.大成
- B.古拉
- C.茂茂
- D.白白
- A.批评胆小的孩子
- B.珍惜纯洁的友谊
- C.教育孩子有礼貌
- D.要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 A.瑞典作家林格伦
- B.苏联女作家奥谢耶娃
- C.捷克作家恰佩克
- D.英国作家米尔恩
- A.戏剧冲突紧张激烈
- B.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 C.人物语言书面化
- D.充满童趣
- A.《鹅妈妈的故事》
- B.《儿童和家庭童话集》
- C.《蓝色的树叶》
- D.《林中睡美人》
- 20
-
包蕾幼儿童话的风格是()
- A.亲切自然
- B.清新隽永
- C.活泼风趣
- D.寓意深刻
- A.金波
- B.郑春华
- C.孙幼军
- D.葛翠琳
- A.《灰姑娘》
- B.《小布头奇遇记》
- C.《小熊温尼·菩》
- D.《小狗小猫的故事》
- A.《葡萄仙子》
- B.《麻雀与小孩》
- C.《三蝴蝶》
- D.《大灰狼》
- A.《河马幼稚园》
- B.《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
- C.《小猫钓鱼》
- D.《小兔子“我知道”》
- A.《稻草人》
- B.《小白船》
- C.《小布头奇遇记》
- D.《古代英雄的石像》
- A.幼儿科学故事
- B.幼儿科学童话
- C.幼儿科学幻想小说
- D.幼儿科学散文
- A.叙事散文
- B.知识散文
- C.抒情散文
- D.幻想散文
- A.历史剧
- B.现代剧
- C.童话剧
- D.神话剧
- A.百科知识画册
- B.幼儿识物画书
- C.训练画书
- D.卡通书
- A.形象的直观性
- B.构图的连续性
- C.画面的趣味性
- D.文字的动作性
- A.引导幼儿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
- B.引导幼儿分辨是非
- C.启发孩子们改正错误
- D.惩恶扬善
- A.运用比喻手法
- B.寓意鲜明集中
- C.结构简单
- D.语言精炼
- A.先秦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晚清时期
- D.“五四”时期
- A.人物形象的夸张、奇特
- B.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
- C.充满幼儿情趣的生活细节
- D.故事环境的神秘诡异
- A.三段式
- B.循环式
- C.对照式
- D.层递式
- A.横式结构
- B.纵式结构
- C.串连式结构
- D.蛛网式结构
- 37
-
童话起源于()
- A.神话传说
- B.原始想象
- C.现实生活
- D.民间故事
- A.童话诗和童话剧
- B.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 C.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
- D.长篇童话和短篇童话
- 39
-
中国的创作童话出现于()
- A.晚清时期
- B.“五四”前后
- C.1930年代
- D.1940年代
- A.叙事诗
- B.童话诗
- C.讽喻诗
- D.抒情诗
- 41
-
幼儿散文诗的特征是()
- A.侧重抒发情感
- B.童话故事与诗歌相结合
- C.分段不分行,讲求营造优美的意境
- D.以诗的形式讲述故事,有较完整的情节
- A.稚拙美
- B.荒诞美
- C.朴素美
- D.纯真美
- A.摇篮歌
- B.游戏歌
- C.谜语歌
- D.连锁调
- A.纯真美
- B.稚拙美
- C.荒诞美
- D.简单美
- A.拟人形象
- B.超人形象
- C.常人形象
- D.荒诞形象
- A.连锁调
- B.颠倒歌
- C.字头歌
- D.游戏歌
- A.童话与故事
- B.寓言与故事
- C.儿歌与寓言
- D.儿歌与童话
- 48
-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
- A.幻想
- B.神化
- C.变形
- D.拟人
- A.幼稚单纯的类型
- B.勤劳善良的类型
- C.愚笨憨厚的类型
- D.活泼幽默的类型
- A.具体形象思维
- B.抽象逻辑思维
- C.辩证思维
- D.对比思维
- A.0~3岁
- B.3~6岁
- C.6、7岁~11、12岁
- D.12岁~l5岁
- A.人造论
- B.因果倒置观念
- C.泛灵论
- D.动力学
- A.二个时期
- B.三个时期
- C.四个时期
- D.五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