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试述物权的效力。
- A.遗嘱公证后
- B.继承开始后
- C.被继承人同意后
- D.遗嘱经人民法院认可后
- A.债权人
- B.父母
- C.子女
- D.配偶
- A.甲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 B.甲予以适当补偿
- C.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 D.丁予以适当补偿
- A.承担所有民事责任
- B.不承担民事责任
- C.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 D.分担民事责任
- A.甲和乙明知有恶犬而不绕道,应自行承担责任
- B.乙自行承担责任,乙的家长和王家共同赔偿甲的损失
- C.王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 D.甲、乙和王家均有过错,共同分担责任
- 14
-
租赁期限不得超过 【 】
- A.10年
- B.15年
- C.20年
- D.25年
- A.户籍机关
- B.民政部门
- C.人民法院
-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 A.丧失生父母
- B.身体健康
- C.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
- D.不满14周岁
- A.退伍军人
- B.复员军人
- C.现役军人
- D.转业军人
- A.完全自愿抚养
- B.有能力抚养
- C.孙子女、外孙子女愿意接受抚养
- D.无其他近亲属愿意抚养
- A.甲的侄女给甲100元生活费
- B.乙主动代丙向甲清偿欠款100元
- C.售货员因疏忽少收甲100己购物款
- D.乙欠甲100元,但已过了诉讼时效,乙不知已过时效而向甲清偿
- A.有效
- B.无效
- C.可撤销
- D.构成事实婚姻
- A.当事人一方承诺时
- B.当事人双方约定时
- C.主合同生效时
- D.实际交付定金时
- A.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 B.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 C.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 D.买卖有效
- A.甲、乙之间的赠与合同已履行,不能撤销
- B.甲的继承人可以撤销对乙的赠与,要求乙返还财产
- C.甲的继承人无权请求返还财产
- D.甲的继承人应当在赠与财产所有权移转后6个月内行使撤销权
- A.王某
- B.李某
- C.陈某
- D.李某和陈某协商决定
- A.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 B.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 C.受要约人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 D.要约人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 26
-
债的客体为 【 】
- A.物
- B.知识产品
- C.金钱物品与人身利益
- D.特定行为
- 27
-
继承权是一种 【 】
- A.身份权
- B.人格权
- C.占有权
- D.财产权
- A.相邻权
- B.地役权
- C.建设用地使用权
- D.宅基地使用权
- A.两家债权人均等受偿
- B.银行优先受偿
- C.裕丰商行优先受偿
- D.两家债权人按比例受偿
- A.被担保合同的债权人
- B.被担保合同的债务人
- C.被担保合同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 D.保证人的上级主管部门
- A.承担1/3的民事责任
- B.承担1/2的民事责任
- C.承担2/3的民事责任
- D.不承担民事责任
- A.4年
- B.10年
- C.20年
- D.50年
- A.为各合伙个人所有
- B.为全体合伙人共有
- C.为部分合伙人共有
- D.可以是以上任何一种,由合伙人自行约定
- A.有效
- B.无效
- C.不能确定
- D.经人民法院确认后有效
- A.占有、使用
- B.占有、收益
- C.占有、收益、使用
- D.占有、使用、处分、收益
- A.债的不完全履行
- B.债的适当履行
- C.债的履行不能
- D.债的不履行
- A.抵押权
- B.典权
- C.所有权
- D.质权
- 38
-
一般侵权适用 【 】
- A.过错推定原则
- B.无过错责任原则
- C.过错责任原则
- D.公平责任原则
- A.人民法院
- B.公安局
- C.人民检察院
- D.居委会或民政部门
- A.第三人
- B.由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 C.第三人与当事人一方共同
- D.当事人一方
- A.主权利与从权利
- B.请求权与抗辩权
- C.既得权与期待权
- D.原权与救济权
- A.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
- B.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C.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 D.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 43
-
民法的渊源是指 【 】
- A.民法的起源与来源
- B.民法的源流
- C.民法的最先代表即罗马法
- D.民法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