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试述物权的效力。
- 6
-
简述债的种类。
- A.不以法院调解为必经程序
- B.以法院调解为必经程序
- C.诉前已有有关部门调解的,不以法院调解为必经程序
- D.诉前未经有关部门调解的,以法院调解为必经程序
- A.丙的损失由甲赔偿,丁的损失由丙赔偿
- B.丙的损失由乙赔偿,丁的损失由丙赔偿
- C.丙、丁的损失均由乙赔偿
- D.丙、丁的损失均由甲赔偿
- A.纪某
- B.纪某的单位
- C.纪某,但给单位1/2价款
- D.单位,但给纪某车价1/3的奖赏
- A.权利人的不同
- B.权利的客体不同
- C.法律的具体规定
- D.权利的作用不同
- A.甲可对乙提起违约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B.甲可对乙提起侵权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C.甲只能对丙提起侵权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D.甲可对乙提起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12
-
2010年7月1日,王某与胡某结婚,2011年5月2日王某父亲去世,2011年9月10日王某与胡某协议离婚,2011年10月8日王某继承其父价值10万元的遗产,胡某知道后,要求分割。该财产( )。
- A.属于王某所有,但王某应给予胡某适当补偿
- B.属于王某个人所有
- C.王某享有2/3,胡某享有1/3
- D.属于夫妻共同所有
- A.过错责任原则
- B.无过错责任原则
- C.推定过错原则
- D.公平责任原则
- 14
-
租赁期限不得超过( )。
- A.10年
- B.15年
- C.20年
- D.25年
- A.完全自愿抚养
- B.有能力抚养
- C.孙子女、外孙子女愿意接受抚养
- D.无其他近亲属愿意抚养
- A.应当减轻
- B.可以减轻
- C.应当减轻或免除
- D.可以免除或减轻
- A.形成权
- B.抗辩权
- C.请求权
- D.实体权利
- A.地上权
- B.地役权
- C.使用权
- D.所有权
- A.债权是请求权
- B.债权是对人权
- C.债权是支配权
- D.债权规范的是财产流转关系
- A.2个月内
- B.不少于2个月
- C.1个月内
- D.不少于1个月
- A.生命权、名称权、健康权、隐私权
- B.生命权、健康权、亲属权、名誉权
- C.名称权、健康权、监护权、名誉权
- D.姓名权、肖像权、监护权、名誉权
-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 A.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 B.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 C.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 D.买卖有效
- A.法院不予受理,因为甲的理由不充分
- B.法院不予受理,因为该案过错责任不清
- C.法院依法受理,支持甲的诉讼请求
- D.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因为已超过诉讼时效
- A.抵押权
- B.质押权
- C.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 D.留置权
- A.八亲等旁系血亲
- B.六亲等旁系血亲
- C.四亲等旁系血亲
- D.三亲等旁系血亲
- A.债务人
- B.债权人
- C.债权人与债务人
- D.债权人,但债务人承担补偿责任
- A.丧失生父母
- B.身体健康
- C.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
- D.不满14周岁
- A.甲公司应当付款
- B.甲公司应当付款,乙承担连带责任
- C.甲公司有权拒绝付款
- D.甲公司应当承担补充责任
- A.甲和乙之间就该楼房形成按份共有关系
- B.甲和乙之间就该楼房形成共同共有关系
- C.乙有优先购买权
- D.丙有优先购买权
- A.相邻关系的主体是两个以上的不动产的使用人
- B.相邻权是为需役地人的需要而专门设定的
- C.相邻关系是因不动产的地理位置毗邻而发生的
- D.相邻关系的内容是一方要求他方为自己行使权利而提供方便
- 32
-
一般侵权适用( )。
- A.过错推定原则
- B.无过错责任原则
- C.过错责任原则
- D.公平责任原则
- A.重婚
- B.事实婚姻
- C.家庭暴力
- D.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 A.专利权
- B.应收账款债权
- C.可以转让的股权
- D.房屋所有权
- A.甲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 B.甲予以适当补偿
- C.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 D.丁予以适当补偿
- A.婚生子女
- B.非婚生子女
- C.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 D.养子女
- A.一律无效
- B.仍然有效
- C.部分有效
- D.视情况而定
- 38
-
继承权是一种( )。
- A.身份权
- B.人格权
- C.占有权
- D.财产权
- A.如果乙不能证明甲有过错,则甲不承担责任
- B.无论甲是否有过错,都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
- C.无论甲是否有过错,都应当由乙自己承担责任
- D.如果甲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当承担责任
- A.第三人
- B.由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 C.第三人与当事人一方共同
- D.当事人一方
- A.王某
- B.李某
- C.陈某
- D.李某和陈某协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