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模拟化学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

【猜想与探究】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b.过氧化钠;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成分。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淡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

探究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试管中

木条复燃

生成物有___________

②往①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a

b

CO2

氢氧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物有氢氧化钠

【继续探究】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钠能作为供氧剂也很感兴趣,大家讨

论认为可能是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有关,于是设计右图所示

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CO2从a口处通入装置内,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b口处

木条复燃

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出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内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氢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交流与比较】与我们学过的制氧气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主要理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8

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 B.稀硝酸  
  • C.硼酸
  • D.碳酸钠溶液
10

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壳中铁元素含量排在第四位
  • B.在铁制品表面镀锌可防锈
  • C.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
  • D.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
12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 A.氧气和空气
  • B.二氧化碳和氮气
  • C.甲烷和空气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3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 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15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牛奶
  • B.面粉
  • C.蔗糖
  • D.花生油
17

下列关于耐高温新型陶瓷——氮化硅(Si3N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氮化硅中Si、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3
  • B.氮化硅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 C.14g氮化硅中含硅8.4g
  • D.氮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44
19

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广州市的河涌
  •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 C.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20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 A.用过滤的方法软化硬水    
  • B.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21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 B.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
  • C.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22

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Fe(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 B.总反应为2Fe+O2+3H2O=2Fe(OH)3
  • C.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3
  • 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
23

以下是人体几种体液的pH,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胰液7.5~8.0    
  • B.胃液0.9~1.5    
  • C.血浆7.35~7.45     
  • D.胆汁7.1~7.3
24

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5

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 A.融化冰雪,煮沸后使用
  • 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
  • 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
  •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
26

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厦大化学家制得了C<sub>50</sub>,它与C<sub>60</sub>都是单质
  • B.某物质含有C<sub>50</sub>分子和C<sub>60</sub>分子,该物质是化合物
  • C.由C<sub>60</sub>制取化合物M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 D.C<sub>60</sub>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27

下列是我市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 B.钨的冶炼与加工
  • 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nbsp;
  •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
30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3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 B.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
  • C.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 D.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是36g,则100g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32

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
  • B.油脂危害人体健康,应尽量不吃&nbsp;
  • C.食物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nbsp;
  • D.食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的水产品有利健康
33

研究发现,达菲(Tamiflu)对甲型HIM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C7H6O5)是合成达菲的原料之一。下列对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莽草酸是氧化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B.它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D.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