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7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词语的含义总是不断流变的。例如在过去这些年发展迅猛的城市化过程中,“钉子户”一词似乎逐渐脱离“刁民”的范畴,演变成“顽强抗争者”“私人权利坚定主张者”的象征。“钉子”们越来越理直气壮,而“锤子”们却越来越失去主动。。

  • A.所以钉子户的坚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改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
  • B.因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包括钉子户在内的社会成员的深度思考
  • C.从这个意义上看,媒体称呼谁是钉子户,那差不多等于表扬他是勇士了
  • D.不过,城市化发展是符合多数者的利益,而不能因为钉子户而受到影响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教育资源非均衡分布的情况,教育部提出了“就近入学”的办法,本意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学区房竟然疯狂上涨,“就近入学”大有“价高者得”的趋势。
  • B.日子总是像指尖滑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会,在似水流年的涤荡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越发历久弥新。
  • C.“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诗正是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最终没能归隐山林的真实写照。
  • D.鉴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普通市民比较陌生,我市相关部门加大了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以便顺利推进登记工作。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因此及时劝勉使之能成大器。
12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矜己而自足 矜:夸耀
  • B.艺本不佳,于人何尤 尤:埋怨
  • C.平生苦志励行 苦:为……所苦
  • D.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贻:遗留
13

对于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
  • B.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
  • C.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
  • D.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
14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加强水污染治理可以解决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 B.如果在水的分配上能够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 C.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是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最易推广的办法。
  • D.甘肃张掖虽然严重缺水,但通过确立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
15

以下不属于体制型缺水的表现的一项是()

  • A.耗费巨资修建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关键时刻不能排上用场。
  • B.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一旦遭遇旱情,便很难解决。
  • C.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十分宝贵的水资源被大气蒸发,浪费严重。
  • D.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没有使农民建立起水资源商品观念,灌溉效率低下。
16

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也有人祸的原因。 在受灾严重的河南汝阳县内埠村的主要灌溉工程的陆浑水库干渠,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现在都废弃了。像这样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止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我国农业仍大部分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实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了。 上述情况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体制型缺水有别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资源型缺水和因水质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不仅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体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公地悲剧”(在免费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资源因被滥用而枯竭)特性的商品,当水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后,在现行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人们就会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 对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如果在水的分配上没有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引水后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难说。 要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有两种选择,一是政府管制,即计划方式,二是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即市场方式。但就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来看,比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定额体系。 甘肃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体制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程度。关键在于确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列对文中水资源的“公地悲剧”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因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
  • B.因水资源稀缺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
  • C.因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产生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开春我国北方大旱。
  • D.由于水资源稀缺和开发管理体制不合理,人们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水资源、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