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 分)主机 H 通过快速以太网连接 Internet,IP 地址为 192.168.0.8,服务器 S 的 IP 地址为 211.68.71.80。H 与 S 使用 TCP 通信时,在 H 上捕获的其中 5 个 IP 分组如 题 47-a 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编号
IP 分组的前 40 字节内容(十六进制)
1
45 00 00 30 01 9b 40 00 80 06 1d e8 c0 a8 00 08 d3 44 47 50
0b d9 13 88 84 6b 41 c5 00 00 00 00 70 02 43 80 5d b0 00 00
2
43 00 00 30 00 00 40 00 31 06 6e 83 d3 44 47 50 c0 a8 00 08
13 88 0b d9 e0 59 9f ef 84 6b 41 c6 70 12 16 d0 37 e1 00 00
3
45 00 00 28 01 9c 40 00 80 06 1d ef c0 a8 00 08 d3 44 47 50
0b d9 13 88 84 6b 41 c6 e0 59 9f f0 50 f0 43 80 2b 32 00 00
4
45 00 00 38 01 9d 40 00 80 06 1d de c0 a8 00 08 d3 44 47 50
0b d9 13 88 84 6b 41 c6 e0 59 9f f0 50 18 43 80 e6 55 00 00
5
45 00 00 28 68 11 40 00 31 06 06 7a d3 44 47 50 c0 a8 00 08
13 88 0b d9 e0 59 9f f0 84 6b 41 d6 50 10 16 d0 57 d2 00 00
(1)题 47-a 表中的 IP 分组中,哪几个是由 H 发送的?哪几个完成了 TCP 连接建立过程?哪几个在通过快速
以太网传输时进行了填充?
(2)根据题 47-a 表中的 IP 分组,分析 S 已经收到的应用层数据字节数是多少?
(3)若题 47-a 表中的某个 IP 分组在 S 发出时的前 40 字节如题 47-b 表所示,则该 IP 分组到达 H 时经过了多少个路由器?
- 4
-
(12 分)某 16 位计算机中,带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数据 Cache 和指令 Cache 分离。题 44 表给出了指令系统 中部分指令格式,其中 Rs 和 Rd 表示寄存器,mem 表示存储单元地址,(x)表示寄存器 x 或存储单元 x 的内容。
题 44 表指令系统中部分指令格式
名称
指令的汇编格式
指令功能
加法指令
ADD Rs,Rd
(Rs)+(Rd)->Rd
算术/逻辑左移
SHL Rd
2*(Rd)->Rd
算术右移
SHR Rd
(Rd)/2->Rd
取数指令
LOAD Rd,mem
(mem)->Rd
存数指令
STORE Rs,mem
Rs->(mem)
该计算机采用 5 段流水方式执行指令,各流水段分别是取指(IF)、译码/读寄存器(ID)、执行/计算有效地 址(EX)、访问存储器(M)和结果写回寄存器(WB),流水线采用“按序发射,按序完成”方式,没有采用转发
技术处理数据相关,并且同一寄存器的读和写操作不能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内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 int 型变量 x 的值为-513,存放在寄存器 R1 中,则执行“SHL R1”后,R1 中的内容是多少?(用十六进制表 示)
(2)若在某个时间段中,有连续的 4 条指令进入流水线,在其执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阻塞,则执行这 4 条指令 所需的时钟周期数为多少?
(3)若高级语言程序中某赋值语句为 x=a+b,x、a 和 b 均为 int 型变量,它们的存储单元地址分别表示为[x]、[a]和[b]。该语句对应的指令序列及其在指令流中的执行过程如题 44 图所示。
则这 4 条指令执行过程中 I3 的 ID 段和 I4 的 IF 段被阻塞的原因各是什么?
(4)若高级语言程序中某赋值语句为 x=x*2+a,x 和 a 均为 unsigned int 类型变量,它们的存储单元地址分别表示 为[x]、[a],则执行这条语句至少需要多少个时钟周期?要求模仿题 44 图画出这条语句对应的指令序列及其在流水 线中的执行过程示意图。
- A.SMTP、SMTP、SMTP
- B.POP3、SMTP、SMTP
- C.POP3、SMTP、POP3
- D.SMTP、SMTP、POP3
- A.仅 III、IV
- B.仅 I、II、III
- C.仅 I、II、IV
- D.I、II、III、IV
- A.180.80.76.0
- B.180.80.76.255
- C.180.80.77.255
- D.180.80.79.255
- 11
-
ARP 协议的功能是
- A.根据 IP 地址查询 MAC 地址
- B.根据域名查询 IP 地址
- C.根据 MAC 地址查询 IP 地址
- D.根据 IP 地址查询域名
- A.5
- B.4
- C.3
- D.2
- A.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
- B.有连接的可靠的服务
- C.无连接的可靠的服务
- D.有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
- A.PPP
- B.IP
- C.UDP
- D.TCP
- A.机械特性
- B.功能特性
- C.过程特性
- D.电气特性
- A.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 B.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
- C.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 D.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
- A.重排 I/O 请求次序
- B.在一个磁盘上设置多个分区
- C.预读和滞后写
- D.优化文件物理的分布
- A.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 B.创建新进程后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 C.在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不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 D.在系统调用完成并返回用户态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 A.仅 I、II
- B.仅 I、III
- C.仅 II、III
- D.I、II 和 III
- A.240ms
- B.260ms
- C.340ms
- D.360ms
- A.P0, P2, P4, P1, P3
- B.P2,P1,P0,P3,P4
- C.P1, P0, P3, P4, P2
- D.P3, P4, P2, P1, P0
- A.用户级 I/O 软件、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 B.用户级 I/O 软件、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 C.用户级 I/O 软件、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
- D.用户级 I/O 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
- A.程序计数器
- B.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 C.通用数据寄存器
- D.通用地址寄存器
- A.虚拟存储只能基于连续分配技术
- B.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外存容量的限制
- C.虚拟存储只能基于非连续分配技术
- D.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内存容量的限制
- A.系统调用
- B.外部中断
- C.进程切换
- D.缺页
- A.仅 I、II
- B.仅 I、III
- C.仅 II、III
- D.I、II、III
- A.仅 I、II
- B.仅 I、III
- C.仅 II、III
- D.I、II、III
- A.20ns
- B.40ns
- C.50ns
- D.80ns
- A.可实现外设的即插即用和热拔插
- B.可通过级联方式连接多台外设
- C.是一种通信总线,连接不同外设
- D.同时可传输 2 位数据,数据传输率高
- A.1
- B.2
- C.3
- D.4
- A.5 位
- B.6 位
- C.15 位
- D.33 位
- A.信息可读可写,并且读、写速度一样快
- B.存储元由 MOS 管组成,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 C.掉电后信息不丢失,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 D.采用随机访问方式,可替代计算机外部存储器
- A.0x00、0xC00D
- B.0x11、0xC00D
- C.0x00、0xC00E
- D.0x11、0xC00E
- A.2126-2103
- B.2127-2104
- C.2127-2103
- D.2128-2104
- A.0000 7FFA
- B.0000 FFFA
- C.FFFF 7FFA
- D.FFFF FFFA
- 36
-
假定基准程序 A 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 100 秒,其中 90 秒为 CPU 时间,其余为 I/O 时间。若 CPU 速度 提高 50%,I/O 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 A 所耗费的时间是
- A.55 秒
- B.60 秒
- C.65 秒
- D.70 秒
- A.仅 I、III、IV
- B.仅 II、III、IV
- C.仅 I、III、V
- D.仅 III、IV、V
- A.排序的总趟数
- B.使用辅助空间的数量
- C.元素的移动次数
- D.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
- A.仅 I
- B.仅 II
- C.仅 I、III
- D.仅 II、IV
- A.60
- B.60, 62
- C.62, 65
- D.65
- A.存在,且唯一
- B.存在,可能不唯一
- C.存在,且不唯一
- D.无法确定是否存在
- A.d,e,f
- B.e,d,f
- C.f,d,e
- D.f,e,d
- A.O(n)
- B.O(e)
- C.O(n+e)
- D.O(n*e)
- A.只有 e
- B.有 e、b
- C.有 e、c
- D.无法确定
- A.10
- B.20
- C.32
- D.33
- A.O(log2n)
- B.O(n)
- C.(nlog2n)
- D.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