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专业综合课模拟试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罚金刑与行政罚款的区别是(   )。

  • A.适用的机关不同
  • B.适用的对象不同
  • C.适用的法律根据不同
  • D.严厉程度不同
9

下列情况中,哪些是主犯?(   )

  •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人
  • 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 C.实施犯罪的人
  • D.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10

对(   )犯罪,可以行使无过当防卫权。

  • A.抢劫
  • B.绑架
  • C.非法拘禁
  • D.强奸
11

刑法的有效解释包括(   )。

  • A.立法解释
  • B.司法解释
  • C.学理解释
  • D.论理解释
12

(   )即使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结果,也不是刑法意义上的行为。

  • A.无意识的动作或者言论
  • B.人在身体受到外力强制下形成的动作
  • C.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行为人无法履行其义务
  • D.驱使动物侵袭他人
13

下列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主体的有(   )。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B.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C.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 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14

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   )

  • A.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
  • B.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的
  • C.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的
  • D.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16

报复陷害的对象是(   )。

  • A.控告人
  • B.申诉人
  • C.批评人
  • D.举报人
17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使用人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的共犯?(   )

  • A.知道是挪用的公款仍然使用
  • B.指使挪用人挪用公款
  • C.应当知道其使用的是挪用的公款
  • D.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
18

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是(   )。

  • A.正当防卫
  • B.紧急避险
  • C.自助行为
  • D.不可抗力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合伙协议规定的债务承担比例对债权人无约束力,而仅在合伙人之间有约束力
  • B.债权人只能根据合伙协议按比例向合伙人追偿债务
  • C.合伙协议中可以规定某些合伙人不负连带责任
  • D.合伙协议中可以规定某些合伙人只负有限责任
20

下列行为构成无因管理的是(   )。

  • A.饲养走失的动物并将其交还给失主
  • B.路人对车祸受伤者施救
  • C.行使债权人代位权
  • D.误将他人事务当做自己事务进行管理
21

下列向不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构成要约的有(   )。

  • A.悬赏
  • B.广告
  • C.标价出售的商品
  • D.招股说明书
22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民事主体的有(   )。

  • A.个人合伙
  • B.家庭
  • C.国家
  • D.政府机关
23

甲由于侵害人的行为而致双腿截肢,失去工作。下列费用中应由侵害人承担的是 (   )。

  • A.医院检查费180元、护理人员雇佣费420元
  • B.购置残疾人轮椅一辆1000元
  • C.经计算生活补助费1万元
  • D.假肢安装费4000元
25

下列选项中属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

  • A.甲和乙约定10天后甲将自己的自行车卖给乙
  • B.甲和乙约定双方签订的合同在1周后生效
  • C.甲和乙约定双方签订的合同有效期为1年
  • D.甲和乙约定如果年底甲不能还清欠款,甲将承担欠款总额10%的违约金
26

房产出卖时,在同等条件下,房产的(   )享有优先购买权。

  • A.按份共有人
  • B.共同共有人
  • C.抵押权人
  • D.承租人
27

太平天国时期的婚姻制度有(   )。

  • A.男女平等,一夫一妻
  • B.“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合挥
  • C.寡妇可以再婚
  • D.禁绝娼妓
28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思想是(   )。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29

能够成为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包括(   )。

  • A.侵权行为
  • B.民事法律行为
  • C.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 D.事实行为
30

关于《务限法》说法正确的是(   )。

  • A.《务限法》是宋朝的一种诉讼制度
  • B.《务限法》是关于民事诉讼的时效制度
  • C.《务限法》也适用于刑事案件
  • D.《务限法》对防止积案,发挥司法职能有积极作用
31

关于烧埋银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丧葬费
  • B.死亡赔偿金
  • C.精神损害赔偿费
  • D.国家对丧葬征收的一种税
32

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因为(   )。

  • A.它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 B.它是统治阶级胜利经验的总结
  • C.它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 D.它的效力高于一般法律
33

我国公民对国家管理活动享有的诉愿权有(   )。

  • A.集会游行示威权
  • B.批评、建议权
  • C.申诉、控告权
  • D.检举及取得赔偿权
34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是(   )。

  • A.一国两制
  • B.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 C.议行合一
  • D.爱国统一战线
35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有(   )。

  • A.自治区主席
  • B.自治州州长
  • C.自治县县长
  • D.民族乡乡长
36

我国实行个人负责制的机关有(   )。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B.最高人民法院
  • C.国务院及各部委
  • D.中央军委
38

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   )。

  • A.经济原因
  • B.政治原因
  • C.历史原因
  • D.民族原因
39

下列哪些说法属于法的有选择的指引?(   )

  • 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B.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 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 D.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40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 B.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某些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可以溯及既往
  • 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 D.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下级地方政府规章但不高于本级地方政府规章
4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普通法是英国在11世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判例法
  • B.普通法是调整某类社会关系的法律
  • C.普通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 D.普通法是指针对一般人、一般事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
42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在于(   )。

  • A.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 B.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C.法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不排斥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 D.法只能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   )。

  • A.政治协商
  • B.民主监督
  • C.参政议政
  • D.多党合作
44

部门法划分的原则有(   )。

  • A.客观原则
  • B.目的原则
  • C.平衡原则
  • D.稳定原则
46

法律的溯及力是指(   )。

  • 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 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 C.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是否适用的问题
  • D.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47

甘某(国家工作人员)1993年5月的一天挪用单位(国家单位)公款5万元用于营利,并已于1996年6月20日归还。此事于2000年12月25日被发现并由某检察机关立案侦查。2001年8月5日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在讨论本案时,有不同意见。你认为下列哪种意见正确?(   )

  • A.甘某的行为已过追诉时效,不应追究
  • B.甘某的行为未过追诉时效,应予追究
  • C.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D.由于挪用公款罪的最高法定刑为5年有期徒刑,因此甘某的行为已过追诉时效,不应追究
48

法律后果可以分为(   )。

  • A.肯定式后果
  • B.否定式后果
  • C.单一式后果
  • D.混合式后果
49

我国刑法采取的罪数判断标准为(   )。

  • A.行为标准说
  • B.法益标准说
  • C.犯罪构成标准说
  • D.因果关系标准说
50

我国刑法中主刑的排列次序是(   )。

  • A.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B.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C.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管制、拘役
  • D.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51

甲酒后驾驶汽车将丙撞倒,同乘一车的乙下车察看,发现丙的伤势严重。为了逃避责任,乙指使甲下车,二人共同将丙拖到草丛中藏匿,致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此案,(   )。

  • A.甲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
  • B.甲和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 C.乙指使甲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乙和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 D.甲和乙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
52

下列哪种行为人完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

  • A.完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 C.醉酒的人
  •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54

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在溯及力问题上的(   )。

  • A.从旧原则
  • B.从新原则
  • C.从旧兼从轻原则
  • D.从新兼从轻原则
55

下列各项行为中,不属于民事代理行为的是(   )。

  • A.甲委托乙代理房产登记
  • B.丙受甲之托出席合同签字仪式
  • C.丁受甲之委托接受赠与
  • D.甲委托戊办理纳税
56

下列属于有偿法律行为的是(   )。

  • A.保管合同
  • B.借款合同
  • C.保险合同
  • D.借用合同
58

张某(25岁)教唆杨某(9岁)实施侵权行为,则(   )。

  • A.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 B.张某与杨某承担连带责任
  • C.张某与杨某之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
  • D.张某承担主要责任,杨某的监护人承担补充责任
5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人变更的是(   )。

  • A.公司新股的发行
  • B.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换
  • C.公司债券的发行
  • D.公司章程修改
60

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 A.有效
  • B.无效
  • C.部分无效
  • 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
61

下列不属于法人成立的条件的是(   )。

  • A.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 B.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 C.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D.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投资
63

代表中国古代法制最高水平的是(   )。

  • A.《法经》
  • B.《唐律疏议》
  • C.《宋刑统》
  • D.《大清律例》
64

折杖法始定于( )。

  •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65

在中国历史上最先确立12篇体例的法典是(   )。

  • A.《魏律》
  • B.《晋律》
  • C.《北齐律》
  • D.《开皇律》
66

汉初萧何参照秦律作《九章律》,增加的篇章是(   )。

  • A.杂律、兴律、户律
  • B.刑名、法例、户律
  • C.职制、户律、厩律
  • D.户律、兴律、厩律
68

(   )是我国的国体。

  • A.社会主义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政治协商制度
  •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69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   )。

  • A.私人资助
  • B.国库开支
  • C.国库开支与个人募集
  • D.候选人自己解决
70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87年制定的(   )。

  • A.《自由大宪章》
  • B.《权利法案》
  • 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D.《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71

根据宪法的规定,(   )行使宪法解释权。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最高人民法院
  •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 D.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7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75

某甲的出生或者死亡在法理学上属于(   )。

  • A.法律事件
  • B.法律行为
  • C.事实行为
  • D.意志行为
77

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

  • A.实体法和程序法
  • B.根本法和普通法
  • C.一般法和特别法
  • D.国内法和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