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考前预测试卷(七)(刑法学、民法学)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甲、乙系夫妻关系,二人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各自所有,则不知情的甲的债权人丙(  )。

  • A.有权要求乙还债
  • B.无权要求乙还债
  • C.有权要求甲还债
  • D.只能要求乙还债
8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饲养人可以免责的事由包括(  )。

  • A.第三人过错
  • B.受害人过错
  • C.意外事件 
  • D.不可抗力
9

下列合同条款无效的是(  )。

  • A.违反国家有关对电视机实行“三包”的规定
  • B.商场门口公告:“商场有权对顾客带人商场的皮包进行查看”
  • C.出租车司机向乘客表示“乘坐本车,乘客受伤自负其责”
  • D.修车店的注意事项:“汽车丢失,折价赔偿”
11

甲将数箱蜜蜂放在自家院中槐树下采蜜。在乙家帮忙筹办婚宴的丙在帮乙喂猪时忘关猪圈,猪冲入甲家院内,撞翻蜂箱,使来甲家串门的丁被蜇伤,经住院治疗后痊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 B.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 C.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 D.乙和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连带责任
12

能够成为申请专利权的客体是(  )。

  • A.植物品种  
  • B.核裂变获得的物质
  • C.烟纸加工法
  • D.工艺诈骗术
13

甲将赝品作为真品出卖给乙,乙知晓后找甲理论,历时1年半,则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 A.为无效合同
  • B.为可以行使撤销权的合同
  • C.超过诉讼时效
  • D.除斥期间已过,合同有效
14

甲、乙签订种类物买卖合同,如果甲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故意将标的物转让给丙,则(  )。

  • A.甲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
  • B.甲仍然不能免除交付同种标的物的义务
  • C.乙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
  • D.乙可以行使代位权
15

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财产的是(  )。

  • A.残疾人生活补助费
  • B.生产收益
  • C.转让专利权获得的费用
  • D.经营收益
17

甲、签订私房买卖合同,甲将自己的房屋转让给乙,并在1个月后交房。但在交房日期到来之前,甲将该房出卖给丙且办理了过户登记,则(  )。

  • A.甲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
  • B.乙只能在合同规定的交房日期到来后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 C.甲有权解除与乙达成的房屋买卖合同
  • D.乙可以要求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18

下列选项中,不能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形是(  )。

  • A.不记名股票
  • B.遗失物
  • C.项链  
  • D.拍卖部门拍卖的赃物 
19

遗赠扶养协议和赠与合同的区别表现在(  )。

  • A.是否具有要式性
  • B.是否具有双方法律性
  • C.权利人是否具有不可代替性
  • D.是否具有诺成性
20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权利质押标的的客体是(  )。

  • A.汇票
  • B.提单
  • C.存款单  
  • D.欠条
21

甲有佩玉一块,不慎丢失;乙误以为无主物拾走,并将其陈列于家,乙的朋友丙十分喜爱,乙遂将其以合理价款卖给丙。则(  )。

  • A.佩玉属于遗失物,乙应当返还给甲
  • B.佩玉属于无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权
  • C.乙因加工行为取得佩玉的所有权
  • D.丙可以取得佩玉的所有权
22

广播作品的保护期限自作品(  )起算。

  • A.首次发表后
  • B.首次制作完成后
  • C.首次播放后
  • D.首次出版后
24

以下商品,商标的使用符合商标注册的实体条件的是(  )。

  • A.“少林寺牌”火腿肠
  • B.“红新月牌”餐巾纸
  • C.“酒精牌”饮料
  • D.“狗不理”包子
25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物权法定即为法定物权
  • B.物权具有对抗效力
  • C.用益物权都是主物权
  • D.担保物权的标的物限于动产
27

租赁合同属于(  )。

  • A.双务合同 
  • B.实践合同
  • C.当事人为三方的合同
  • D.无偿合同
28

遗赠属于(  )

  • A.双方法律行为
  • B.单务法律行为
  • C.既得权 
  • D.有偿法律行为
30

对于国有企业的设立采取的原则是(  )。

  • A.行政许可主义
  • B.准则主义
  • C.严格准则主义
  • D.特许主义
31

曹某怀疑其妻与其朋友韩某有不正当关系,遂于某晚跟踪其妻至韩某住所。进屋后,曹某发现其妻子披头散发坐在韩某的床上,正在哭泣。曹某大怒,遂殴打其妻,并与韩发生争吵。曹某知道韩某非常有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敲诈他一笔,于是谎称到其父母家中解决问题,将韩某骗至其表妹杨某(当时不在家)的住所,并对韩某进行捆绑、殴打。韩某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承认与曹某妻子有不正当关系,提出用金钱补偿,并在曹某的胁迫下,先后数次给家里打电话,要家人将20万元放在某公园的指定场所,韩某的家人并未照办。不久,杨某返回住所,韩某以实情相告,杨某并未加以制止,并与曹某一起致信韩某的妻子,信称:韩某系卑鄙小人,现在我等控制之中,为示惩戒,速送20万元至某公园的指定地点,钱到放人,不得报警;否则,后果自负。韩某妻子害怕,将钱放至指定地点,并通知曹某。曹某叫杨某去公园取钱,杨某不敢去。于是,曹某留下杨某看管韩某,自己去取赃款。在曹某外出取钱之际,韩某哀求杨某将自己放掉。杨某心动,将韩某放走,并和韩某一起去派出所报警,带领公安人员去公园捉拿曹某,但此时曹某早已携款逃走。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曹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2)杨某私自将韩某放走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中止?请说明理由。

(3)杨某的行为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4)假设曹某在犯罪过程中杀害了韩某,其行为如何处理?

36

关于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 B.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 C.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实行数罪并罚
  • D.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只需要以交通肇事罪一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37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

  • A.国有公司经理甲在一次业务交往中收受对方回扣5万元
  • B.某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乙多次收受客户给予的珠宝及名贵手表,价值数十万元
  • C.某国有公司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从事管理的丙,多次索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 D.某私营企业从人才市场上招聘来的经理丁,在一次交易中暗中收了对方给予的 5万美元,便故意将经手的商品以较低价格出售 
38

若甲、乙、丙、丁都是处于死刑缓期2年执行期间的罪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与人开玩笑时不慎将人推倒摔死,则对甲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 B.乙表现一般,则对乙应当在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 C.丙有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对丙应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 D.丁实施了故意伤害罪,对丁应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39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 A.对累犯以及实施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个月
  •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40

以下选项中错误的表述是(  )。

  • A.甲与乙是男女朋友关系,因乙家人极力反对二人交往,乙提出分手。甲怀恨在心,将乙骗至市郊树林杀害,后又于第二日晚将乙母砍伤。甲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 B.丙在抢劫丁财物的过程中致丁死亡。丙的行为属于结果加重犯
  • C.戊抢夺李老太钱包(内有人民币2 000元),因用力过猛致其摔倒在地身亡。戊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
  • D.庚为骗取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43

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 B.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
  • 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 D.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
44

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
45

关于刑法上认识错误哪个说法不正确?(  )

  • A.法律认识错误中的“假想无罪”原则上不排除罪责,但可以酌情减轻罪责
  • B.事实认识错误包括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打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
  • C.甲为杀害乙而朝乙射击,却击中了乙身边的丙,致丙受伤,对甲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 D.甲杀丁并碎尸,用塑料袋包装,对乙谎称是鸦片,以5 000元的价格托乙运至火车站寄存柜中存放。乙按吩咐搬运至寄存柜中。乙构成帮助毁
47

甲某系某医院外科医师,应邀在朋友乙的私人诊所兼职期间,擅自为多人进行了节育复通手术。甲的行为构成(  )。

  • A.非法行医罪
  • B.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
  • C.医疗事故罪
  • D.不构成犯罪  
49

李某多次尾随盗伐林木人员,将其砍倒尚未运走的林木偷偷运走,销赃获利数千元。此外,他还盗伐了他人自留地、责任田等地边田坎种植的零星树木5个多立方米。对李某的上述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

  • A.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 B.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C.以盗伐林木罪和盗窃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 D.以盗伐林木罪、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51

钱某持盗来的身份证及伪造的空头支票,骗取某音像中心VCD光盘4 000张,票面金额3.5万元。物价部门进行赃物估价鉴定的结论为:“盗版光盘无价值”。对钱某骗取光盘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 A.钱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B.钱某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的既遂,数额按票面金额计算
  • C.钱某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的未遂
  • D.钱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既遂,数额按票面金额计算
54

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

  • A.一律不适用减刑  
  • B.可以减刑,但是不能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
  • C.不能减刑,但是可以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
  • D.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