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政治考研试题及答案(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1928年12周《井冈山土地法》规定:“(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摘自《井冈山土地法》材料2 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规定:“(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摘自《兴国土地法》材料3 关于土地政策,必须向党员和农民说明,目前不是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的时期,过去土地革命时期的一套办法不能适用于现在。现在的政策,一方面,应该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方能发动基本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但也不要减得太多。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 ——毛泽东《论政策》(1940年12月25日)材料4 毛泽东说:“解决土地问题,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全党必须认识这一点。”会议讨论通过了“五四指示”。指示指出:“各地党委必须明确认识,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必须以最大的决心与努力,放手发动与领导群众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指示强调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万万数千万人口的解放区解决了土地问题,就会大大巩固解放区,并大大推动全国人民走向国家民主化。” ——资料来源:新华网请回答:

结合材料1、2,说明这两个土地政策变化的实质。

11

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的有( )

  • A.是非之心,智也
  • B.兼相爱,交相利
  •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D.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2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 )

  • A.讲法律,即要以法律为准绳
  • B.讲证据,即要以证据为根据
  • C.讲程序,即要从法律程序出发
  • D.讲法理,即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
13

201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整整120周年。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 )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 C.台湾被日本侵占
  • D.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

  •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 B.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 C.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 D.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劳动参与分配
16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是指 ( )

  • A.从社会性质上讲,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 B.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
  • C.这种“不够格”主要是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
  • D.这种“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
1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

  •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B.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18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为了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关于党的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

  • A.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最主要的位置
  • B.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结合起来
  • C.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 D.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19

“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 )

  • A.近代中国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 B.中国革命具有长期性和残酷性且发展不平衡性
  • C.无产阶级需要把所有剥削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 D.近代中国各阶级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可以为无产阶级所利用
21

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表达正确的是( )

  • A.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 B.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 C.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再创造出来
  • D.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创造出来,而且创造出的价值大于自身价值
2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 A.世界的可知性
  •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 C.认识起源于经验
  •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8

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

  • A.社会舆论
  • B.传统习惯
  • C.内心信念
  • D.道德评价
29

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

  • A.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历史进步
  • B.是否能实现个人的名利地位
  • C.是否能创造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 D.是否能在兼顾社会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30

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中共三大的召开和“党内合作”思想的提出
  • B.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的全国大革命高潮
  • C.国民党一大召开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提出
  • D.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爆发
3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中,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是( )

  • A.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B.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C.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 D.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32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守旧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 )

  • A.中国本土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B.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思想交锋
  • C.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D.真正完整意义上的西方民主思想和中国封建主义顽固思想的正面交锋
34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其中兼具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是( )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 C.保护民族工商业
  • D.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5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 )

  • A.具体劳动而增殖
  •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 C.抽象劳动而增殖
  •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