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材料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凸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社会转型的决心。“在这样一个改革蓝图中明确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是一个新提法。”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这预示了中国改革在社会转型方面的重大突破”。“有的地方政府在试图化解矛盾的时候甚至会显得无力。”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说,“这个时候要重视社会力量的补充作用。”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3年11月16日请回答:

结合材料1、2,说明从“创新社会管理”到“创新社会治理”两种不同提法的差异。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1928年12周《井冈山土地法》规定:“(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摘自《井冈山土地法》材料2 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规定:“(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摘自《兴国土地法》材料3 关于土地政策,必须向党员和农民说明,目前不是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的时期,过去土地革命时期的一套办法不能适用于现在。现在的政策,一方面,应该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方能发动基本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但也不要减得太多。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 ——毛泽东《论政策》(1940年12月25日)材料4 毛泽东说:“解决土地问题,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全党必须认识这一点。”会议讨论通过了“五四指示”。指示指出:“各地党委必须明确认识,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必须以最大的决心与努力,放手发动与领导群众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指示强调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万万数千万人口的解放区解决了土地问题,就会大大巩固解放区,并大大推动全国人民走向国家民主化。” ——资料来源:新华网请回答:

结合材料1、2,说明这两个土地政策变化的实质。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