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育心理学发展与2015年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班杜拉提出的强化类型有

  • A.外部强化
  • B.间接强化
  • C.替代强化
  • D.自我强化
2

在奥苏伯尔看来,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包括

  • A.学习材料应具有逻辑意义
  • B.学习者应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 C.学习者需积极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 D.学习者拥有同化学习材料的先前知识
3

根据知识及其应用的复杂多变程度,斯皮罗等把知识分为

  • A.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
  • B.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
  • C.陈述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4

建构主义学习观包括

  • 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 B.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 C.学习的情境性
  • D.学习的目的性
5

具有认知思想的心理学家有

  • A.布鲁纳.
  • B.斯金纳
  • C.托尔曼
  • D.苛勒
6

布鲁纳提出的学科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

  • A.知识的获得
  • B.知识的转化
  • C.知识的评价
  • D.知识的应用
7

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原则包括

  • A.渐进分化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综合贯通原则
  • D.可接受性原则
8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几种表征系统的阶段,即

  • A.动作性表征
  • B.映像性表征
  • C.知识性表征
  • D.符号性表征
9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 A.注意过程
  • B.保持过程
  • C.动作再现过程
  • D.动机过程
10

布鲁纳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包括

  • A.学科基本概念
  • B.学科基本原理
  • C.发现学习的态度
  • D.发现学习的方法
11

具有行为主义思想的心理学家有

  • A.华生
  • B.斯金纳
  • C.班杜拉
  • D.苛勒
12

下列属于一级强化物的是

  • A.食物
  • B.安全
  • C.温暖
  • D.金钱
13

下面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具有强化论思想的有

  • A.桑代克
  • B.托尔曼
  • C.斯金纳
  • D.班杜拉
14

马斯洛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

  • A.意义学习
  • B.有意义学习
  • C.内在学习
  • D.自主学习
15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有

  • A.准备律
  • B.练习律
  • C.效果律
  • D.频因律
1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

  • A.知识的灌输者
  • B.父母的代言人
  •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D.学生生活的照看人
17

强调学习过程中人格、态度、价值观都应得以改变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联结理论
  • B.认知理论
  • C.建构主义理论
  • D.人本主义理论
18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进行,这强调的是

  • 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 B.学习的实践性
  • 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 D.学习的情境性
19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认知策略与其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式中相似的结构是

  • A.信息流程
  • B.中央执行系统
  • C.期望事项
  • D.执行控制
20

可以解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的理论是

  • A.认知建构主义
  • B.格式塔学习理论
  • C.社会建构主义
  • D.社会学习理论
21

在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含的结构是

  • A.信息流程
  • B.中央执行系统
  • C.期望事项
  • D.执行控制
22

奥苏伯尔将先行组织者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是指

  • A.一种学习材料
  • B.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
  • C.组织的学生活动
  • D.帮助学生学习的学生
23

从奥苏伯尔提出的理论来看,下面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的是

  • A.儿童看到狗时父母教他“狗”这个字
  • B.中学生以“儿骑一把伞”记自然常数e=2.7183
  • C.儿童以自己的语言解释教材中的定义
  • D.儿童为了理解教材中的原理联系生活中的例子
24

下面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是

  •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
  • C.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 D.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26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 B.机械的发现学习
  •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D.机械的接受学习
27

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理念是基于他提出的

  • A.发现学习理论
  • B.编码系统理论
  • C.表征系统理论
  • D.学习过程观
29

李明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这在布鲁纳看来属于的学习过程是

  • A.知识的获得
  • B.知识的转化
  • C.知识的同化
  • D.知识的评价
30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

  • A.图式
  • B.认知地图
  • C.学科基本结构
  • D.认知结构
31

托尔曼通过“位置学习实验”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

  • A.图式
  • B.认知地图
  • C.学科基本结构
  • D.认知结构
32

托尔曼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强化的作用是

  • A.决定学习是否发生
  • B.决定表现是否发生
  • C.决定探究倾向是否产生
  • D.决定行为是否获得
33

最初主张S—R联结存在意识中介的心理学家或心理学流派是

  • A.格式塔学派
  • B.布鲁纳
  • C.斯金纳
  • D.托尔曼
34

格式塔心理学对于学习实质和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

  • A.问题解决
  • B.知觉
  • C.概念形成
  • D.推理
37

在班杜拉看来,学会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这取决于

  • A.注意过程
  • B.保存过程
  • C.动机过程
  • D.动作再现过程
40

“孟母三迁”终使孟子成才。能够有效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是

  • A.认知学习理论
  • B.社会学习理论
  • C.人本主义理论
  • D.建构主义理论
41

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

  • A.建立快,消退也快
  • B.建立快,消退慢
  • C.建立慢,消退快
  • D.建立慢,消退也慢
42

斯金纳是一位环境决定论者,他所强调的环境是

  • A.物理环境
  • B.文化环境
  • C.强化安排
  • D.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配对
43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下面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

  • A.食物
  • B.保暖衣物
  • C.水
  • D.娱乐活动
44

妈妈对孩子说:“你只有完成作业才能去打篮球”。妈妈运用的原理或技术是

  • A.行为塑造技术
  • B.行为矫正技术
  • C.渐退技术
  • D.普雷马克原理
47

在斯金纳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反复做出错误和不当的行为,主要是因为

  • A.此类行为受到强化的结果
  • B.练习的结果
  • C.观察学习的结果
  • D.人的天性使然
50

钱能够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其他条件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对此进行解释的是

  • A.条件反射的建立
  • B.条件反射的分化
  • C.高级条件反射
  • 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
52

每次给孩子喂奶时都说“宝贝,乖”,以后孩子饿了哭闹时跟他说“宝贝,乖”,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孩子

  • A.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
  • B.形成了操作条件反射
  • C.进行了社会学习
  • D.习惯化了
53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条件反射的角度进行解释,这是因为发生了

  • A.条件反射的泛化
  • B.条件反射的分化
  • C.高级条件作用
  • D.条件反射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