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模拟考试试题练习(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1、鼎立建筑公司原本是一家小企业,仅有10多名员工,主要承揽一起小型建筑项目和室内装修工程。创业这初,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努力经营,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员工过百的中型建筑公司,有了比较稳定的顾客,生存已不存在问题,公司走上了比较稳定的发展道路。但仍有许多问题让公司经理胡先生感到头疼。

创业初期,人手少,胡经理和员工不分彼此,大家也没有分工,一个人顶几个人用,拉项目,与工程队谈判,监督工程进展,谁在谁干,大家不分昼夜,不计较报酬,有什么事情饭桌上就可以讨论解决。胡经理为人随和,十分关心和体贴员工。由于胡经理的工作作风以及员工工作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家工作热情高涨,公司因此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之后,胡经理在管理工作不时感觉到不如以前得心应手了。

首先,让胡经理感到头疼的是那几位与自己一起创业的“元老”,他们自恃劳苦功高,对后来加入公司的员工,不管现在公司职位高低,一律不看在眼里。这些“元老”们工作散漫,不听从主管人员的安排。这种散漫作风很快在公司内部蔓延开来,对新来者产生了不良的示范作用。鼎立建筑公司再也看不到创业初期的那种工作激情了。其次,胡经理感觉到公司内部的沟通经常不顺畅,大家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一遇到事情就来向他汇报,但也仅仅是遇事汇报,很少有解决问题的建议,结果导致许多环节只要胡经理不亲自去推动,似乎就要“停摆”。另外,胡经理还感到,公司内部质量意识开始淡化,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大不如从前,客户的抱怨也正逐渐增多。上述感觉令胡经理焦急万分,他认识到必须进行管理整顿。但如何整顿呢?胡经理想抓纪律,想把“元老”们请出公司,想改变公司激励系统……他想到了许多,觉得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一时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因为胡经理本人和其他“元老”们一样,自公司创建以来一直一门心思地埋头苦干,并没有太多地琢磨如何让别人更好地去做事,加上他自己也没有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实际管理经验也欠丰富。出于无奈,他请来了管理顾问,并坦诚地向顾问说明了自己遇到的难题。顾问在做了多方面调研之后,首先与胡经理一道分析了公司这些年取得成功和现在遇到困难的原因。归纳起来,促使鼎立建筑公司取得成功的因素主要有:

⑴人数少,组织结构简单,行政效率高;

⑵公司经营管理工作富有弹性,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⑶胡经理熟悉每个员工的特点,容易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⑷胡经理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及时了解,并快速做决策。

对于鼎立建筑公司目前出现问题的原因,管理顾问归纳为:

⑴公司规模扩大,但管理工作没有及时地跟进;

⑵胡经理需要处理的事务多,对“元老”们疏于管理;

⑶公司的开销增大,资源运用效率下降。

对管理顾问的以上分析和判断,胡经理表示赞同,并急不可耐地询问解决问题的“药方”。

问题:这时就请你代替这位管理顾问向胡经理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7

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计划应具备的观念有( )

  • A.全局观念
  • B.局部观念
  • C.发展战略观念
  • D.发展战术观念
  • E.协商观念
9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有( )

  • A.分析归类
  • B.平衡计划
  • C.培训发展
  • D.外包
  • E.协同
10

通过工作分析所获取的信息有( )

  • A.甄选
  • B.绩效评价
  • C.培训
  • D.薪酬
  • E.机会
11

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 )

  • A.坚定的想法
  • B.鲜明的政策
  • C.风格变化
  • D.守诚信
  • E.变革
12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扮演的角色有( )

  • A.战略制定者
  • B.精神领袖
  • C.员工的导师
  • D.监督者
  • E.统帅
13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有一位经理在给MBA学员做讲座时说:“MBA更准确的定义应是问题管理(Management By Accident),因为没有事故或不可预测事件,就不需要管理。”你认为这位经理的说法对我国MBA教育事业是否有益?( )

  • A.有,这对如何培养高层次管理者很有启发。
  • B.没有,这样会引导我国的MBA教育不重视基础管理工作,而管理者假如没有扎实的管理基础,也就无法处理事故或不可预测的事件。
  • C.益处不大,类似的文字游戏太多了。
  • D.无法判断。
14

有一种说法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实际上意味着:( )

  • A.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善于决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 B.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都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而导致的。
  • C.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 D.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做出决策。
15

人们都说目前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为适用时代的要求,社会各界的学习欲望普遍高涨,企业也极力地想将自己改造成为学习型组织。一位学者在北方某城市开展的样本问卷调查结果却显示这样的结论:企业总经理的受教育程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尝试给出了以下四种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更为科学?( )

  • A.理论与实践有差距,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并不代表管理能力的强弱,所以受教育的程度与企业经营业绩无关。
  • B.我国目前市场竞争缺乏规范,谁胆大谁赚钱,严密的决策分析不但不会把握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反而会因遵循僵化的教条而丧失市场机会。我国需要敢于冒险的创业家,不需要职业经理群体。
  • C.目前企业总经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受教育程度的总经理比例很小,从统计学的原理看,自然应该得到这样板式统计结果。
  • D.可能有很多原因,但首要的原因是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
16

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和相应的资金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决策的类型是什么?加入何种信息以后该决策将变成一个风险性决策?( )

  • A.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 B.风险性决策;不需要加其他信息。
  • C.正确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 D.不确定性决策;可能购买该奖券的人数。
17

对于企业的一些重要的经营项目的决策一定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这是基本的要求,在对可行性分析的工作思路上,张经理认为,可行性分析要从项目的不可行分析上入手,王经理则认为,可行性分析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其可行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初级阶段千万不能引导大家思考项目的不可行性。你认为以下四种判断中哪一种判断是正确的?( )

  • A.张经理主持分析的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风险一定更小些。
  • B.张经理和王经理在工作思路存在着差异,但不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
  • C.重大决策应采用张经理的工作思路,对一般性决策则应采用正确的工作思路。
  • D.王经理的工作思路不符合科学的决策过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