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法律硕士模拟题二(综合课)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其实,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种变化可以划分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类型。如果经济基础的内容只是发生了局部的变化,那么法律将在原来的性质范围内发生量变;如果经济基础发生了质的改变,例如从封建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那么法律也随之发生质的飞跃,成为一种新的历史类型的法。职业法律家的新分工一旦成为必要,立刻就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独立部门,这个部门虽然一般地完全依赖于生产和贸易,但是它仍然具有反过来影响这两个部门的特殊能力。 恩格斯曾指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可能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在某一种方向上的发展,而推动经济沿着另一种方向发展。恩格斯同时也指出,这种情形也适用于法律。 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出分析。

7

关于清末和中华民国司法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有( )。

  • A.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 B.南京临时政府首次承认律师制度的合法性
  • C.实行刑事公诉制度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D.清末和南京临时政府以司法部作为全国司法行政机关
8

有关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唐律规定:“诸嫁娶违律,结婚、主婚皆坐”
  • B.太平天国是我国第一个采取婚姻登记制的政权
  • C.元朝首次明确规定了“嫁娶礼书”制度
  • D.七出、三不去、义绝、和离都属于唐朝婚姻制度的范畴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继承方式的有( )。

  • A.遗嘱继承
  • B.户绝财产继承
  • C.死商钱物继承
  • D.独子兼祧继承
10

我国古代的封建成文法典体系中,相当于刑法典总则称谓的有( )。

  • A.具律
  • B.刑名律
  • C.名例律
  • D.刑名、法例律
11

国家征收或者征用公民私有财产符合合宪性要求所应具备的条件是( )。

  • A.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 B.程序必须正当
  • C.补偿须公平
  • D.出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13

下列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

  • A.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
  • B.制定行政法规
  • C.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 D.决定特赦
14

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领导人有( )。

  • A.国家副主席
  • B.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5

在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

  • A.人民代表大会
  • B.人民政府
  • C.人民法院
  • D.人民检察院
16

下列有关《选举法》第五次修改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
  • B.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5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 C.城乡选举实行同票同权
  • D.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以上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7

下列对违宪审查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美国的违宪审查模式是普通法院模式,其宪法中规定了普通法院有违宪审查权
  • B.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对其他国家影响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均采用此模式
  • C.法国的违宪审查模式是专门机关模式,由宪法法院解释
  • D.立法机关进行违宪审查的模式最先产生于英国,后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也采用此模式
18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其职责是( )。

  • A.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 B.调解民间纠纷
  • C.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 D.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19

法与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都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两者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关于二者关系的以下论述,错误的有( )。

  • A.政治对法的影响体现在政治对于法的主导地位,具体也体现在政治的先进与落后是法的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根据
  • B.政治的发展变化,往往直接导致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我国只有建立民主政治,法治才能有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 C.法具有独立的发展规律,法不反映和实现一定阶级、集团的政治目的和政治要求
  • D.没有不反映政治的法,没有不存在法律的政治
20

甲和药店主乙之间订有买卖协议,由甲长期供应乙假药低价销售。后因乙欠款较多,双方发生纠纷。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之间具有买卖的法律关系
  • B.因双方的交易对象违反法律规定不产生任何法律后果
  • C.甲和乙购销假药的行为违法,但买卖行为在法律上有效
  • D.双方的协议违反法律,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21

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治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
  • B.法治比法制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
  • C.法治状态下,法律必须承认利益的多元化,对一切正当的利益施以无差别的保护
  • D.实行法治表明公民的一切权利都由法律加以保障
22

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法律责任?( )

  • A.保安员收取王某5元自行车停车费,并不给收据
  • B.李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纪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
  • C.张某经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
  • D.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5元
23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 A.法律体系是指一国法律规范构成的体系,因此一国的所有法律渊源就构成了该国的法律体系
  • B.法律体系实际上就是一国的立法体系
  • C.法律体系是由一国所有法律制度所组成的有机系统
  • D.一国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该国的法律体系
24

下列说法中,体现法的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作用有( )。

  • A.法律在经济上确认和维护生产资料所有制
  • B.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
  • C.维护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
  • D.对一般文化事务进行管理
25

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做准备而公布的宪法性文件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 C.《中华民国宪法》
  • D.《重大信条十九条》
26

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行使最高审判权的机关是( )。

  • A.临时中央审判所
  • B.法部
  • C.最高法院
  • D.大理院
2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沈家本参与制定的法律是( )。

  • A.《大清商律草案》
  • B.《大清民律草案》
  • C.《大清新刑律》
  • D.《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28

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是( )。

  • A.《唐律疏议》
  • B.《宋刑统》
  • C.《大明律》
  • D.《明大诰》
29

下列有关清末制定的刑事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清末刑法典修订的成果是《大清律例》和《大清新刑律》
  • B.《大清新刑律》结构分总则和分则两篇,后附《暂行章程》
  • C.《大清新刑律》完成前的过渡性法典为《暂行新刑律》
  • D.《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3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朝入关后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法规的是( )。

  • A.《西藏禁约十二事》
  • B.《番律条款》
  • C.《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 D.《盛京定制》
32

唐朝的五刑一共( )。

  • A.二十等
  • B.二十五等
  • C.十五等
  • D.十等
33

不属于秦朝法律形式的是( )。

  • A.决事比
  • B.封诊式
  • C.法律答问
  • D.廷行事
34

开创在法典中附载“六赃图”先例的是( )。

  • A.《唐律疏议》
  • B.《元典章》
  • C.《大明律》
  • D.《大清律例》
35

宋朝最经常、最重要的立法活动称为( )。

  • A.编敕
  • B.编例
  • C.刑统
  • D.律例
36

南北朝时期立法水准最高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 A.《北魏律》
  • B.《麟趾格》
  • C.《北齐律》
  • D.《北周律》
37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 A.《唐律疏议》
  • B.《开皇律》
  • C.《大明律》
  • D.《宋刑统》
38

首创刑律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 A.《法经》
  • B.《曹魏律》
  • C.《唐律疏议》
  • D.《大清新刑律》
39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 )的领导。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厅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工作委员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调查委员会
40

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本级( )可以列席。

  • A.人大常委会主任
  • B.人民政府负责人
  • C.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D.公安局局长
41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有权提名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人选的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42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 A.土地的所有权
  • B.土地的使用权
  • C.土地的收益权
  • D.土地的处分权
45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下列关于立法会可迫使行政长官辞职的情形表述正确的是( )。

  • A.行政长官有严重违法或渎职行为,立法会可迫使行政长官辞职
  • B.行政长官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而解散立法会,重新选举的立法会继续拒绝通过所争议的原财政预算案
  • C.行政长官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新选举的立法会仍以全体议员3/4的多数通过所争议的原案,行政长官仍拒绝签署
  • D.行政长官患有疾病的
48

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 )领导。

  • A.国务院总理
  • B.国务院秘书长
  • C.国务委员
  • D.国务院副总理
49

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 )负责。

  • A.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 B.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
  • C.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 D.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50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选举和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

  •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报上一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2

宪法规范区别于其他法律规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内容的政治性
  • B.效力的最高性
  • C.立法的原则性
  • D.实施的多层次性
5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
54

宪法保障的核心内容是( )。

  • A.宪法解释
  • B.宪法监督
  • C.宪法适用
  • D.宪法修改
55

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二者( )。

  • A.体现的意志相同
  • B.经济基础相同
  • C.适用的范围相同
  • D.思想理论基础相同
56

关于法与经济基础有如下几种表述,其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经济基础决定法的发展变化
  • B.法可致力于消灭或改造旧经济基础的代表者
  • C.法是经验的总结,可完善和发展经济制度
  • D.法服务于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总是积极的
57

甲因停车收费与保安乙发生冲突,用刀将乙刺死,甲在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期间因病死亡,检察机关遂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的违法行为(用刀将乙刺死)是甲乙之间调整性法律关系形成的法律事实
  • B.导致甲和检察机关的法律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属于事件
  • C.此案撤销的根据是由于存在免责事由
  • D.此案撤销的根据属于事实构成
58

下列关于归责与免责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责任的成立与否,取决于行为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是否符合责任的构成要件,因此归责具有客观性,不体现特定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
  • B.责任法定原则要求违法行为及法律后果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归责时应当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反对人民法院行使自由裁量权
  • C.即使严格坚持责任相称原则,具有相同危害或损害后果的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 D.违法行为如果被免责,则意味着法律并不否认这种行为
59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法律体系不包括尚未制定或者虽然制定但尚未生效的法律
  • B.法律体系不仅包括由本国制定实施的调整本国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还包括具有完整意义的国际法规范
  • C.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不同类别的部门法所构成的体系
  • D.法律体系是由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
60

下列有关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国家的法律解释规则或标准是相同的
  • B.只有在疑难案件的情形下,才需要法律解释
  • C.法官在解释法律的过程中不存在自己的主观创造性
  • D.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61

关于法律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内容是广泛而带有根本性的,这种监督可以概括为法律上的监督和工作监督两种
  • B.在国家的司法监督中,检察机关的监督是一种专门监督,即对法院适用法律的监督
  • 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是以行政机关为主体所进行的法律监督,是指行政隶属关系中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监督
  • D.社会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方式,人民群众的监督行为不是一种法律行为
6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

  • A.法是调整行为的规范
  • B.法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和认可
  • C.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来分配利益
  • D.法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
63

根据法律渊源与法律规范的关系不同,可以将法律渊源分为( )。

  • A.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
  • B.成文法渊源与不成文法渊源
  • C.制定法渊源与非制定法渊源
  • D.主要渊源与次要渊源
65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时,他(她)应当遵守的法律是( )。

  • A.所在国的法律
  • B.中国的法律
  • C.国际法
  • D.中国法律以及所在国的法律
66

“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无效”,这一规范是( )。

  • A.授权性规范
  • B.命令性规范
  • C.强行性规范
  • D.任意性规范
67

法之所以具有预测作用,是因为法具有( )。

  • A.规范性的特点
  • B.意志性的特点
  • C.偶然性的特点
  • D.间接性的特点
68

下列关于英美法系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英美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
  • B.英美法系国家的诉讼一般采用审讯方式,奉行干涉主义
  • C.判例是英美法系国家正式的法的渊源
  • D.英美法系国家中法院都有司法审查权
69

法学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其分类角度是( )。

  • A.各种类别的法律
  • B.认识论
  • C.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 D.法律的制定到实施